典的文言文意思(古文古汉语解释)
- (1)<名>重要的书籍、文献。《张衡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活板》:“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 (2)<名>法则;制度。《张衡传》:“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 (3)<名>从前的文物、制度。故事。《左传·昭公十五年》:“数典而忘其祖。”
- (4)<动>掌管;主管。《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以勇显于楚,身屡典军,搴旗者数矣。”
- (5)<动>抵押。杜甫《曲江》:“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着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三千贯。”
- (6)<形>文雅;不粗俗。萧统《答玄圃园讲颂启令》:“辞典文艳。”
- (7)<名>典礼。《宋书·蔡廓传》:“朝廷仪典,皆取定于亮。”
典在文言文中的用法示例(常用词语及解释)
典的字典解释
典diǎn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典籍。字典。词典。经典。引经据典。标准,法则:典章。典制。典故(a.典制和掌故;b.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范。典雅。典礼。典型。指典礼:盛典。大典。主持,主管:典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典狱。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典卖。典押。典契。姓。笔画数:8;部首:八;笔顺编号:25122134* 古诗网为您提供典的文言文意思,典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典的文言文意思及用法、例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