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字典
  3. 文言文字典
  4. 例的文言文意思

例的文言文意思

例的文言文意思(古文古汉语解释)

  1. (1)<名>类;列。《三国志·王粲传》:“而不在此七人之例。”
  2. (2)<名>旧例;惯例。《少年中国说》:“故惟知照例。”
  3. (3)<动>类比;照例。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例出为刺史。”
  4. (4)<动>像;类似。《{性*指南录*性}后序》:“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5. (5)<副>一概。《南史·刘苞传》:“家有旧书,例皆残蠹。”

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示例(常用词语及解释)

监】科举制度中监生名目之一。明清时代因捐献钱财而取得监生资格的叫监,又叫捐监。

例的字典解释

例lì可以做依据的事物:例证。例题。举例。例句。例如。规定:例外(不按规定的,和一般情况不同的)。体例。凡例。条例。破例。发凡起例。按规定的,照成规进行的:例会。例假。例行公事。调查或统计时指合于某种条件的具有代表性的事情:事例。病例。案例。笔画数:8;部首:亻;笔顺编号:32135422

* 古诗网为您提供例的文言文意思,例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例的文言文意思及用法、例句等。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