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219个)

  • 风马不相及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成语解释:风:放逸;走失;及:到达;碰头。
    指两地相隔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另种说法:兽类雌雄相诱叫“风”;马和牛不同类;不致相诱。
    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 充栋

    hàn niú chōng dòng

    成语解释:栋:栋宇;房屋。
    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 一毛

    jiǔ niú yī máo

    成语解释:九:表示多数。
    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 zhí niú ěr

    成语解释: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

  • chuī niú pí

    成语解释:说大话,闲聊天。

    成语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我就不相信,那是吹牛皮。”

  • 拉破车

    lǎo niú lā pò chē

    成语解释:形容人做事就像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不讲究效率。

    成语出处:吴强《红日》第六章:“那么,什么时候解决战斗?还是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的吗?”

  • 二虎之力

    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

    成语解释: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比喻非常大的力气。

    成语出处: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 弹琴

    duì niú tán qín

    成语解释: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成语出处: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 破车

    lǎo niú pò chē

    成语解释:老牛拉着破车。比喻做事慢;成绩小;工作效率低。

    成语出处:《宋书・颜延之传》:“常乘赢牛笨车,逢峻卤簿,即屏往道侧。”

  • 散马

    xiū niú sàn mǎ

    成语解释:见“休牛归马”。

    成语出处:唐・魏徵寿《隋书・薛道衡传》:“于是八荒无外,九服大同,四海为家,万里为宅。乃休牛散马,偃武修文。”

  • 多如

    duō rú niú máo

    成语解释:多得像牛身上的毛。形容多得数不清。

    成语出处:《北史・文苑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 鼠入

    shǔ rù niú jiǎo

    成语解释:比喻势力愈来愈小。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玢》:“奈何吾子孙不肖,后世如鼠入牛角,势当渐小尔!”

  • 木马

    tǔ niú mù mǎ

    成语解释: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成语出处:《关尹子・八筹》:“知物之伪者,不必去物,譬如见土牛木马,虽情存牛马之名,而心忘牛马之实。”

  • 望月

    xī niú wàng yuè

    成语解释: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成语出处:《关尹子・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 入海

    ní niú rù hǎi

    成语解释: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潭州龙山和尚》:“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