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在中间的成语(共219个)
目牛游刃
成语解释:游刃:刀刃游行于空隙之间。
看到牛后游刃有余。比喻技艺精湛。成语出处:《东阳夜怪录》:“诸公清才绮靡,皆是目牛游刃。”
汗牛塞栋
成语解释:同“汗牛充栋”。
成语出处:明・唐顺之《胡贸棺记》:“余不自揆,尝取《左氏》、历代诸史及诸大家文字所谓汗牛塞栋者,稍删次之以从简约。”
汗牛塞屋
成语解释:汉牛:使牛出汗。
指藏书太多,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成语出处:清・袁枚《黄生借书说》:“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小试牛刀
成语解释:稍微用一下宰牛的刀。比喻有大才的人在小事上试一下身手。
成语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簿书钱谷之余,小试牛刀,敢谓爱民如子弟。”
抓牛鼻子
成语解释:比喻抓工作能够抓根本、抓重点。
搏牛之虻
成语解释: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
钻牛犄角
成语解释:指思想方法狭窄。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
成语出处:老舍《赵子曰》:“有人要是非钻牛犄角死想不可,他一定是傻蛋。”
椎牛飨士
成语解释:椎牛:杀牛;飨士:犒劳军士。
指慰劳作战的官兵。成语出处:《后汉书・吴汉传》:“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伤而起,椎牛飨士……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童牛角马
成语解释: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
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也比喻违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成语出处:汉・扬雄《太玄・更》:“童牛角马,不今不古。测曰,童牛角马,变天常也。”
鸡口牛后
成语解释: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成语出处:《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马面牛头
成语解释: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成语出处:《西湖二集・文昌司怜才慢注禄籍》:“没慈心的马面牛头,两股叉,两条鞭,恶恶狠狠。”
椎牛发冢
成语解释:杀牛盗墓。谓为盗无所不为,穷凶极恶。
成语出处:宋・苏轼《策别》十七:“小者呼鸡逐狗,大者椎牛发冢,无所不至。”
槌牛酾酒
成语解释:杀牛滤酒。谓备肴酒以燕享。
成语出处:元・萨都刺《酬江月・过淮阴》词:“槌牛酾酒,英雄千古谁吊。”
瘠牛羸豚
成语解释:瘠:瘠瘦;羸:病弱的。
瘦弱的牛和猪。比喻弱小的民族或国家。成语出处:清・梁启超《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杜兰斯哇人,撒逊人等,亦随其所敌视之马哥耶族,同成灰烬。瘠牛羸豚,坐待割。”
犁牛骍角
成语解释:见“犁生骍角”。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雍也》:“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