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在中间的成语(共219个)
问牛知马
成语解释: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成语出处:《汉书・赵广汉传》:“钩距者,设欲知马贾(价),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
气冲牛斗
成语解释:牛:牵牛星;斗:北斗星;指天空。
原指宝剑的光气射入天际。形容气势极盛;直冲星空。有时也指怒气极盛。成语出处:唐・杨炯《杜袁卅墓志铭》:“宝剑之沉,夜气冲于牛斗。”
吹牛拍马
成语解释:吹嘘奉承。
成语出处:鲁迅《伪自由书・后记》:“我想假如曾某能把那种吹牛拍马的精力……用到求实学一点上,所得不是要更多些吗?”
吴牛喘月
成语解释: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
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成语出处:汉・应劭《风俗通》:“吴牛望月则喘;使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一牛吼地
成语解释:谓牛鸣声可及之地。喻距离较近。
成语出处:《翻译名义集・数量》:“拘卢舍,此云五百弓,亦云一牛吼地,谓大牛鸣声所极闻。或云一鼓声。《俱舍》云二里,《杂宝藏》云五里。”
茧丝牛毛
成语解释:形容功夫细密。
成语出处:明・郎瑛《七修续稿・诗文》:“茧丝牛毛,充栋汗牛,字书之繁也;道听涂说,井蛙瓮鸡,学识之拘也。”
如牛负重
成语解释:像牛负担着沉重的东西。比喻负担很重。
成语出处:《佛说四十二章经》:“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
老牛舐犊
成语解释:舐:舔;犊:小牛。
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钻牛角尖
成语解释: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指思想方法狭窄。
成语出处:老舍《神拳》第三幕:“凡事都要留有余地,别死钻牛角尖。”
九牛一毫
成语解释: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其微小,微不足道。
成语出处:陈毅《感事书怀》诗:“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牵牛下井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棘手,很难办到。
成语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5回:“至如负贩经商,登山涉水,吃烟人更是牵牛下井。”
蜗行牛步
成语解释: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一牛九锁
成语解释:比喻无法解脱。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一牛九锁,更相牵挛,案明如市,不得东西,请谳得报,日中被刑。”
初生牛犊不怕虎
成语解释:牛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
比喻年轻人勇敢胆大;无所畏惧;敢作敢为。也作“初生牛犊不惧虎”、“初生牛犊不畏虎”。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俗云:‘初生牛犊不惧虎。’”
九牛拉不转
成语解释:形容态度十分坚决。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旁人只说是慢慢的劝着就劝转来了,那知他早打了个九牛拉不转的主意,一言抄百总,任是谁说,算是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