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219个)

  • 呼马

    hū niú hū mǎ

    成语解释:呼:称呼。
    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 马勃

    mǎ bó niú sōu

    成语解释: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
    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坚瓠十集・遗臭文词》:“马勃牛溲君受用,何须开口出而哇。”

  • 襟裾

    mǎ niú jīn jū

    成语解释:襟、裾:泛指人的衣服。
    马、牛穿着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礼节。也比喻衣冠禽兽。

    成语出处: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 卖剑

    mǎi niú mài jiàn

    成语解释:见“买牛卖剑”。

    成语出处:元・朱庭玉《青杏子・归隐》:“归来好向林泉下,买牛卖剑,求田问舍,学圃耘瓜。”

  • 无全

    mù niú wú quán

    成语解释:《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后因以“目牛无全”比喻技艺纯熟或谋划高明。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 兔角

    tù jiǎo niú yì

    成语解释:兔不生角,牛不长翼,故以“兔角牛翼”喻不合情理之事。

    成语出处: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见》:“若然,始者果不可知,即万论若兔角牛翼矣。”

  • 床下

    chuáng xià niú dòu

    成语解释:听到床下蚂蚁动,误以为牛在相斗。形容体衰耳聪,极度过敏。

    成语出处:《晋书・殷仲堪传》:“仲堪父尝患耳聪,闻床下蚁动,谓之牛斗。”

  • 归马

    fàng niú guī mǎ

    成语解释: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成语出处:《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宁为鸡口,无为

    nìng wéi jī kǒu , wú wéi niú hòu

    成语解释: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

  • 宁为鸡口,毋为

    nìng wéi jī kǒu , wú wéi niú hòu

    成语解释: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成语出处: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宁为鸡口,毋为牛后,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宁自啖而不足。”

  • 作马

    zuò niú zuò mǎ

    成语解释:牛、马:比喻供人使唤的人。
    指被当作牛马驱使。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韶州云门山爽和尚》:“问‘受施主供养将何报答?’师曰:‘作牛作马。’”

  • qí niú mì niú

    成语解释:见“骑驴觅驴”。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福州大安禅师》:“师即造于百丈,礼而问曰:‘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百丈曰:‘大似骑牛觅牛。’”

  • 过河

    shuǐ niú guò hé

    成语解释:指出露头角,出头露面。

  • 气吞

    qì tūn niú dǒu

    成语解释:牛:牵牛星。
    斗:北斗星。
    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蟠桃记・诞孙相庆〉》:“看兰孙,气吞牛斗,知不是等闲人。”

  • 割鸡焉用

    gē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成语解释: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