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羊的成语

羊的成语(共125个)

  • 头,卖狗肉

    guà yáng tóu , mài gǒu ròu

    成语解释: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几灭。”

  • 虎荡

    hǔ dàng yáng qún

    成语解释:老虎冲进羊群中。比喻以强凌弱,为所欲为。同“虎入羊群”。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九十二回:“那知小侠指东打西,窜南跃北,犹如虎荡羊群,不大的工夫,打了个落花流水。”

  • 肠鸟道

    yáng cháng niǎo dào

    成语解释:形容山路狭窄,曲折而险峻。

    成语出处: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 易牛

    yǐ yáng yì niú

    成语解释:易:更换。
    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 质虎皮

    yáng zhì hǔ pí

    成语解释:质:本性。
    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成语出处:西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 挂角

    líng yáng guà jiǎo

    成语解释: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

    成语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泊。”

  • 饿虎吞

    è hǔ tūn yáng

    成语解释: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成语出处:《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如饿虎吞羊。”

  • 知马

    wèn yáng zhī mǎ

    成语解释: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赵广汉传》:“钩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

  • 狠狼贪

    yáng hěn láng tān

    成语解释:狠:凶狠。
    原指为人凶狠,争夺权势。后比喻贪官污吏的残酷剥削。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因下令军中曰:‘ 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 攻虎

    qū yáng gōng hǔ

    成语解释:驱:赶。
    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形容以弱敌强,力量悬殊,必遭覆灭。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臣窃以为大王之计过也。”

  • 饿虎见

    è hǔ jiàn yáng

    成语解释:饥饿的老虎见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一见了,犹如饿虎见羊,不勾大嚼,顷刻吃个干净。”

  • 争鸡失

    zhēng jī shī yáng

    成语解释:比喻贪小失大。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八:“争鸡失羊,亡其金囊。”

  • 替罪

    tì zuì yáng

    成语解释:古代犹太教祭礼是替人承担罪过的羊。比喻代人受过。

    成语出处:张平《抉择》:“你岂不是随时都会做替罪羊?”

  • 虎皮

    hǔ pí yáng zhì

    成语解释:质:本性。
    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成语出处:西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 鸟道

    niǎo dào yáng cháng

    成语解释:狭险典折的山路。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睡龙溥禅师法嗣》:“世人休说行路难,鸟道羊肠咫尺间。”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