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成语(共125个)
羊落虎口
成语解释:羊已被老虎吃到嘴里。比喻落入险境,很难幸免。亦作“羊入虎口”。
成语出处: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俺家姓杨,被番兵陷在虎口交牙峪里。这个叫做羊落虎口,正犯了兵家所忌。”
爱礼存羊
成语解释: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如狼牧羊
成语解释:如同狼放养羊一般。比喻官吏残酷地欺压人民。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
使羊将狼
成语解释:将:统率,指挥。
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
素丝羔羊
成语解释:指正直廉洁的官吏。
成语出处:《诗经・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陀。”
饿虎扑羊
成语解释: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成语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么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犹)如饿虎吞羊。”
饿虎攒羊
成语解释:攒:赶。
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成语出处:清・酌元亭主人《照世杯・百和坊将无作有》:“可怜欧滁山被那大汉捉住,又有许多汉子来帮打,像饿虎攒羊一般,直打得个落花流水。”
告朔饩羊
成语解释: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后比喻照例应付,敷衍了事。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忾羊。”
昌歜羊枣
成语解释:据传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鲁曾点嗜羊枣。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成语出处:宋・苏轼《答李端叔书》:“不肖为人所僧,而二子独喜见誉,如人嗜昌歜羊枣,未易诘其所以然者。”
卖狗悬羊
成语解释: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谓名不副实。
成语出处:明・苏子文《桂枝香》:“卖狗悬羊,驴粪毯儿外面光,瞒不慌。”
驱羊战狼
成语解释:喻以弱击强。
成语出处:宋・张耒《唐论中》:“而以之抗燕代之劲骑,此驱羊战狼,则明皇与重兵选卒所不得行之也。”
肉袒牵羊
成语解释:牵羊:牵着羊,表示犒劳军队。
古代战败投降的仪式。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
瘦羊博士
成语解释:指能克己让人的人。
成语出处:《后汉书甄宇传》:“建武中,[甄宇]为州从事,征拜博士。”李贤注引《东观汉记》:“建武中每腊,诏书赐博士一羊。羊有大小肥瘦。时博士祭酒议,欲杀羊分肉,……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复有争讼。”
羊触藩篱
成语解释:羊角勾挂在篱笆上。形容既不能进,也不能退。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一回:“前无所往,退无所归,羊触藩篱,进退两难。”
饿虎擒羊
成语解释:像饿急了的老虎捉羊一样。形容动作迅猛。亦作“饿虎吞羊”、“饿虎扑羊”。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回:“兄听得索郎郎的叉盘声响,使个‘饿虎擒羊’势,叫道:‘你敢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