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质虎皮的意思解释
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羊质虎皮出处
西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羊质虎皮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羊质虎皮例子
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
羊质虎皮谜语
美人独去问谜面 (谜底:羊质虎皮)
羊质虎皮故事
北魏龙骧将军羊祉的儿子羊侃身材高大魁梧,十几岁就随父出征,立下赫赫战功。北魏皇帝召他入朝,故意说他是羊质虎皮,让他学老虎的样子,羊侃的手指在地板上抓了十个洞,真的像老虎那样,北魏皇帝称他是真正的壮士。
羊质虎皮详细解释
羊质虎皮释义
外表披了老虎皮,本身还是羊。比喻虚有其表。语出汉・扬雄《法言・吾子》。△“羊皮虎质”
羊质虎皮典源
汉・扬雄《法言・吾子》
或曰:“有人焉,自云姓孔,而字仲尼。入其门,升其堂,伏其几,袭其裳,则可谓仲尼乎?”曰:“其文是也,其质非也。”“敢问质。”曰:“羊质而虎皮,见草而[1],见[2]而[3],忘其皮之虎矣。”
注解
[1]说:音yuè,通“悦”,喜悦。
[2]豺:亚洲野生食肉性动物,状如犬而身瘦,口大耳小,毛色浅黄,性凶残。为群体活动生物,常结群捕食各种兽类。
[3]战:通“颤”,害怕、发抖。
羊质虎皮典故
“羊质虎皮”谓外表披了老虎皮,本身却还是羊,这句成语是用来比喻虚有其表。汉朝扬雄的《法言》有一段记载:有人问扬雄说:“有一个自称姓孔,字仲尼的人,他到孔子的家里,趴在孔子的桌上休息,穿著孔子的衣服,那这个人可以算是孔子吗?”扬雄回答说:“他虽然外表模仿孔子,但本质绝对不是孔子。”那人又问扬雄说:“什么叫作本质?”扬雄回答说:“就像一只披上虎皮的羊,牠虽然假装老虎,但本质还是羊,改不了羊的本性,看到草还是很高兴,看到豺狼还是害怕得全身发抖,终究还是一只假老虎。”后来“羊质虎皮”演变为成语,用来比喻虚有其表。
羊质虎皮书证
- 01.汉・扬雄《法言・吾子》:“或曰:『有人焉,自云姓孔,而字仲尼。入其门,升其堂,伏其几,袭其裳,则可谓仲尼乎?』曰:『其文是也,其质非也。』『敢问质。』曰:『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源)
- 02.《三国志・卷六五・吴书・王楼贺韦华传・王蕃》裴松之注引《吴录》:“万彧既为左丞相,蕃嘲彧曰:『……彧出自谿谷,羊质虎皮,虚受光赫之宠,跨越三九之位,犬马犹能识养,将何以报厚施乎?』”
- 03.元・汪元亨〈折桂令・厌红尘拂袖而归〉曲:“鄙高位羊质虎皮,见非辜兔死狐悲。”
- 04.《三国演义》第三二回:“……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 05.清・王士祯等《师友诗传录》:“小诗欲作王、韦,长篇欲作老杜,便应全用其体。不可羊质虎皮,虎头蛇尾。”
- 06.清・梁章巨《归田琐记・卷六・高雨农序》:“羊质而虎皮,但见其可狎,不见其可畏。”
羊质虎皮用法
语义比喻虚有其表。贬义。
类别用在“表里不一”的表述上。
例句
①他看来气势汹汹,其实是羊质虎皮,你不用怕他!
②虽然他人高马大,但其实是羊质虎皮,虚弱得不堪一击。
③一个羊质虎皮的人,只是外表唬人而已,真遇到事情跑得比谁都快。
④别被他耀武扬威的样子骗了,其实他是羊质虎皮,遇事比谁都怯弱畏缩。
⑤别看他平常趾高气扬,似乎什么事都不怕,但实际上是个羊质虎皮的人,难当此重责大任。
“羊质虎皮”的单字解释
- 【羊】yáng羊yáng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绵羊。黄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肠线。羊肠小道。姓。羊xiáng古同“祥”,吉祥。笔画数:6;部首:羊;笔顺编号:43111…
- 【质】zhì质(質)zhì本体,本性:物质。流质(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质。质言(实言)。沙质。本质。质点。品质。性质。素质。资质。朴素,单纯:质朴。质直。问明,辨别,责问:质疑。质问。质…
- 【虎】hǔ虎hǔ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
- 【皮】pí皮pí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皮毛。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皮。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皮。书皮。表面:地皮。薄片状的东西:豆腐皮。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皮了。不老实,淘气:顽皮。指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