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穴的成语

穴的成语(共69个)

  • 不入虎,焉得虎子

    bù rù hǔ xué , yān dé hǔ zǐ

    成语解释:焉:怎么。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 处野居

    xué chǔ yě jū

    成语解释:穴:洞;处:居住。
    居住在洞里生活在荒野。形容原始人的生活状况。

    成语出处:汉・陆贾《新语・道基》:天下人民,野居穴处,未有室屋,则与禽兽同域。

  • 龙潭

    hǔ xué lóng tán

    成语解释: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70回:“抵住孔宣的刀。二将又战在虎穴龙潭之中。”

  • 龙潭虎

    lóng tán hǔ xué

    成语解释:潭:深水坑;穴:动物的窝。
    龙潜居的深潭;虎藏身的穴窝。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0回:“有分教,卢浚义撇却锦簇珠围,来试龙潭虎穴。”

  • 居野处

    xué jū yě chǔ

    成语解释:居住在山洞里;生活在原野上。形容人类远古时期原始的生活状态。穴:山洞;处:居住。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 岩居

    yán jū xué chǔ

    成语解释:指隐居深山洞穴之中。

    成语出处:语出《韩非子・诡使》:“而士有二心私学,岩居穴处,托伏深虑,大者非世,细者惑下。”

  • 溃堤

    yǐ xué kuì dī

    成语解释:小小的蚂蚁窝,能够使堤岸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乱子。

    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 千里之堤,溃于蚁

    qiān lǐ zhī dī , kuì yú yǐ xuè

    成语解释: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 寻羊

    shǔ xué xún yáng

    成语解释:比喻没有功效的做法。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四卷:“余笑曰:‘此之谓鼠穴寻羊,蜂窠唱戏,非以诗学教人之道也。’”

  • 坏堤

    yǐ xué huài dī

    成语解释: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乱子。同“蚁穴溃堤”。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向言下》之五:“蛇螫断腕,蚁穴坏堤,史臣之所以俯仰三汉者也。”

  • 蚁封

    yǐ fēng xué yǔ

    成语解释:蚂蚁聚土洞口,是要下大雨的征兆。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三:“蚁封户穴,大雨将集。”

  • 来风

    kōng xué lái fēng

    成语解释:穴:洞、孔;来:招致。
    有了空隙就会招致风吹来。比喻流言乘机传开来;或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来由。

    成语出处:战国・楚 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 十鼠同

    shí shǔ tóng xué

    成语解释:比喻使集中在一起,一网打尽。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鲍勋传》:“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收三官已下付刺奸,当令十鼠同穴。”

  • 狡兔三

    jiǎo tù sān xué

    成语解释:见“狡兔三窟”。

    成语出处:元《宋史・河渠志》:“乃是狡兔三穴,自为潜身之计。”

  • 堤溃蚁

    dī kuì yǐ xué

    成语解释:小小的蚂蚁窝,能够使堤岸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乱子。

    成语出处:三国魏・应璩《杂诗》:“细微可不慎,堤溃自蚁穴。”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