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甲的成语

甲的成语(共124个)

  • 提兵

    guàn jiǎ tí bīng

    成语解释:贯:穿;甲:盔甲;兵:武器。
    身穿盔甲,手提武器。形容杀气腾腾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兄长既来赶席,如何又劳师动众?不入水府,扎营在此,又贯甲提兵,何也?”

  • 风兵草

    fēng bīng cǎo jiǎ

    成语解释:犹言草木皆兵。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九五回:“况我兵惊恐,凡杯蛇鬼车,风兵草甲,无往非撼志之物。”

  • 释兵

    jiě jiǎ shì bīng

    成语解释:解:解除;释:卸下。
    放下武装,卸掉盔甲。比喻不再战斗。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7回:“庆氏有马,惊而逸走,军士逐而得之,乃尽絷其马,解甲释兵,共往观优。”

  • 顶盔掼

    dǐng kuī guàn jiá

    成语解释:戴上头盔,披上战甲。指全身武装。

  • 丢盔撂

    diū kuī liào jiǎ

    成语解释:丢:抛;盔:作战用的金属帽;甲:作战用的金属防护衣。
    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情形。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四章:“许多人丢盔撂甲,矿帽不时碰落在煤堆中,慌乱得半天摸不着……”

  • 束兵

    juǎn jiǎ shù bīng

    成语解释:卷起铠甲,收起兵器。

  • 抛戈卸

    pāo gē xiè jiǎ

    成语解释:抛:抛弃;戈;长矛;甲:盔甲。
    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在战场上打了败仗。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开诏救忠》第一折:“则要你输,不要你赢,可抛戈卸甲,佯输诈败。”

  • 抛盔弃

    pāo kuī qì jiǎ

    成语解释:盔:作战用的金属帽;甲:作战用的金属防护衣。
    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情形。

    成语出处: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58回:“孝德念动真言,借一阵飞砂走石,把周兵打的抛盔弃甲而逃。”

  • 片鳞碎

    piàn lín suì jiǎ

    成语解释:犹片鳞半爪。比喻事物的极小部分。

    成语出处:梁启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虽然,其前此各著述,片鳞碎甲,发明此主义者,固已不少。”

  • 片鳞只

    piàn lín zhī jiǎ

    成语解释:犹片鳞半爪。

    成语出处:梁启超《饮冰室诗话》:“昔惟闻海上诸君子传,传诵其诗,有‘入市无屠狗,骄人让沐猴’之句,深以片鳞只甲为憾。”

  • 片鳞残

    piàn lín cán jiǎ

    成语解释:见“片鳞只甲”。

    成语出处:梁启超《新史学・中国之旧史学》:“时或借外国人之著述,窥其片鳞残甲。”

  • 不还

    piàn jiǎ bù huán

    成语解释:见“片甲不回”。

    成语出处:明・方汝浩《禅真后史》第二十七回:“咱留一支军马守关,以待刘总督后队官军,杀教他片甲不还,方称畅快!”

  • 不归

    piàn jiǎ bù guī

    成语解释:片:单,只;甲:铠甲。
    形容全军覆没。

    成语出处:《平鬼传》第六回:“不如俺先杀向前去,给他一个措手不及,杀他一个片甲不归,方知俺的厉害。”

  • 胸有

    xiōng yǒu jiǎ bīng

    成语解释:甲兵:铠甲和兵器,泛指武备。
    比喻胸怀韬略。

    成语出处:明・沈采《千金记・遇仙》:“才兼文武,惭非伊吕之俦;胸有甲兵,颇让孙吴之术。”

  • 曳兵弃

    yè bīng qì jiǎ

    成语解释: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成语出处:陈毅《过汾河平原》诗:“丘貉古今同一概,曳兵弃甲暗投降。”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