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甲的成语

甲的成语(共124个)

  • 披袍擐

    pī páo huàn jiǎ

    成语解释:披:穿着;擐:套穿。
    穿着战袍,套起铠甲。形容做起战斗准备。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鞭打单雄信》第三折:“俺元帅遇难逢危,迭不的披袍擐甲。”

  • 休兵

    àn jiǎ xiū bīng

    成语解释:指停止战事,休养士卒。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

  • 腹有鳞

    fù yǒu lín jiǎ

    成语解释: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
    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近。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陈震传》:“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 裹粮坐

    guǒ liáng zuò jiǎ

    成语解释:携带干粮,披甲而坐。形容全副武装,准备迎战。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文公十二年》:“十二月戊午,秦军掩晋上军。赵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

  • 衔枚

    juǎn jiǎ xián méi

    成语解释:谓行军时轻装疾进,保持肃静,以利奇袭。

    成语出处:《北史・隋纪下・炀帝》:“其外轻赍游阙,随机赴响,卷甲衔枚,出其不意。”

  • 载兵

    pī jiǎ zài bīng

    成语解释:身穿铠甲,手拿武器。指全副武装,披坚执锐。

    成语出处:唐・韩愈《画记》:“杂古今人物小画共一卷,骑而立者五人,骑而被甲载兵立者十人。”

  • 据鞍

    pī jiǎ jù ān

    成语解释:形容武将年虽老而壮志不减。

    成语出处:《後汉书・马援传》载:汉・马援年六十二,请出征,光武帝以其老,未许。“援自请曰: ‘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 束兵

    tuó jiǎ shù bīng

    成语解释:同“櫜甲束兵”。

    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悔过》:“过天子之城,宜橐甲束兵。”

  • 文搜丁

    wén sōu dīng jiǎ

    成语解释:文章精妙感动神灵。丁甲,神名,即六丁六甲神。

    成语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诗泣鬼神,宝气腾吴练;文搜丁甲,精芒全烁秦金。”

  • 朽戈钝

    xiǔ gē dùn jiǎ

    成语解释:喻装备极劣的军队。

    成语出处:明・张煌言《答唐枚臣书》:“朽戈钝甲,与胡人相持者十有七年。”

  • 枕戈披

    zhěn gē pī jiǎ

    成语解释:见“枕戈坐甲”。

    成语出处:清・龙翰臣《复唐子实书》:“今日之事,将因一乡而累及一邑,因一邑而累及一省。此非有人维持调护之,则外军枕戈披甲之士,抑郁不扬。”

  • 缮兵

    zhěng jiǎ shàn bīng

    成语解释:整顿甲胄,修理兵器。谓作好战备。

    成语出处:《宋书・何承天传》:“斥候之郊,非耕牧之所;转战之地,非耕桑之邑。故坚壁清野,以俟其来,整甲缮兵,以乘其敝。虽时有古今,保民全境,不出此途。”

  • 凤毛龙

    fèng máo lóng jiǎ

    成语解释: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珍贵之物。

    成语出处:明・袁中道《石浦先生传》:“旧有传奇二种,置于笥中,为鼠子嚼坏,凤毛龙甲,竟不存于世。”

  • 乙丙丁

    jiá yǐ bǐng dīng

    成语解释:古代天干排序的前一到四位。指事物的顺序或事物大概轮廓。

    成语出处:林语堂《中国文化之精神》:“事理本是连续的、整个的,一经逻辑家之分析,乃成断片的,分甲乙丙丁等方面。”

  • 胄生虮虱

    jiǎ xhòu shēng jī shī

    成语解释:甲、胄:古代士兵作战时所穿戴的铠甲和头盔。
    铠甲和头盔上都长满了虮虱。形容战争持续时间很长。

    成语出处:《韩非子・喻老》:天下无道,攻击不休,相守数年不已,甲胄生虮虱,燕雀处帷幄,而兵不归。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