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甲的成语

甲的成语(共124个)

  • 山齐

    jī jiǎ shān qí

    成语解释: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盆子传》:“樊崇乃将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降,上所得传国玺绶、更始七尺宝剑及玉璧各一,积兵甲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

  • 丹铅

    dān qiān jiǎ yǐ

    成语解释:见“丹黄甲乙”。

    成语出处:清・戴名世《序》:“千子慨然悯之,取一代之文,丹铅甲乙,辨其黑白。”

  • 冠天下

    jiǎ guàn tiān xià

    成语解释:甲冠:第一。
    称雄天下。形容人或事物十分突出,无与伦比。

  • 胸中鳞

    xiōng zhōng lín jiǎ

    成语解释:比喻存心险恶。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陈震传》:“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 之年

    huā jiǎ zhī nián

    成语解释:花甲:用天干和地支互相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也叫做一个甲子;花甲;指干支名号错综参差。
    指六十岁。

    成语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对酒曰:‘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 躬擐

    gōng huàn jiǎ zhòu

    成语解释:谓亲自穿上铠甲和头盔。言长官坐镇军中亲自指挥。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晋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

  • 归田

    jiě jiǎ guī tián

    成语解释:解:脱下;甲:铠甲。
    脱下铠甲,回家种田。原指军人离开军队回乡务农;现泛指军人退役或转到地方工作。

    成语出处:汉・扬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 投戈

    jiě jiǎ tóu gē

    成语解释:卸下盔甲,放下武器。比喻不再战斗。

    成语出处:汉・扬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 倒戈

    jiě jiǎ dǎo gē

    成语解释:谓敌方战士归顺,转向攻击。

    成语出处:《北史・越王侗传》:“若王师一临,旧章誓睹,自应解甲倒戈,冰销叶散。”

  • 如山

    jī jiǎ rú shān

    成语解释: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同“积甲山齐”。

    成语出处:清・张惠言《馆试灵台偃伯赋》:“受降则积甲如山,振旅则执同听凯。”

  • 休兵

    àn jiǎ xiū bīng

    成语解释: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韩信传》:“当今之计,不如按甲休兵,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北首燕路,然而发一乘之使,奉咫尺之书以使燕,燕必不敢不听。”

  • 败鳞残

    bài lín cán jiǎ

    成语解释:败:毁坏。
    残败零碎的鳞甲,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

    成语出处:宋・张元《咏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

  • 披袍

    huàn jiǎ pī páo

    成语解释:擐:穿;披:穿着。
    身披铠甲,穿上战袍。指准备战斗。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破天阵》第三折:“有英雄虎将,开弓蹬弩,擐甲披袍。”

  • 挥戈

    huàn jiǎ huī gē

    成语解释:擐:穿上。
    甲:铠甲。
    戈:武器。
    身穿铠甲,手持武器。形容全副武装,英勇顽强。亦作“擐甲操戈”、“擐甲持戈”。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 操戈

    huàn jiǎ cāo gē

    成语解释:擐:穿,套。
    穿上铠甲,手拿武器。形容全副武装的样子。

    成语出处:《魏书・傅永传》:擐甲挥戈,单骑先入,唯有军主蔡三虎副之,余人无有及者。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