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屈的成语

屈的成语(共119个)

  • 聱牙诘

    áo yá jié qū

    成语解释:聱牙:不顺口;诘屈:曲折。
    形容文辞艰涩难读。

    成语出处:清・周亮工《书影》第二卷:“为诗好为聱牙诘屈之语,多不自解。”

  • bù qū náo
  • shǒu qū zhǐ
  • 不战而人之兵

    bù zhàn ér qū rén zhī bīng

    成语解释:不必作战便可使敌兵屈服,获得胜利。

    成语出处:孙子谋攻篇:“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大丈夫能能伸

    dà zhàng fū néng qū néng shēn
  • 怀冤抱

    huái yuān bào qū

    成语解释:心中有冤屈。

    成语出处:南朝・梁・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所欲既多,理无悉当,怀冤抱屈,非止百千。”

  • 衔冤

    bào qū xián yuān

    成语解释:抱:存在心里;抱屈:受委屈;衔:含;衔冤:含冤。
    指心怀委屈和冤枉。

    成语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卷:“这三个功臣,抱屈衔冤,诉于天帝。”

  • 尺蠖之

    chǐ huò zhī qū

    成语解释: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而行。
    尺蠖的弯曲。比喻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 情见势

    qíng xiàn shì qū

    成语解释:情:真情;见:通“现”,暴露;势:形势;屈:屈曲。
    指军情已被敌方了解,又处在劣势的地位。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今将军欲举倦罢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恐久,力不能拔,情见势屈,旷日粮竭,而弱燕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也。”

  • 情见力

    qíng xiàn lì qū

    成语解释:情:真实情况;见:通“现”,暴露。
    指在军事上情况暴露而又处在劣势的地位。

    成语出处:《汉书・韩信传》:“今足下举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情见力屈,欲战不拔,旷日持久,粮食单竭。”

  • 大申

    xiǎo qū dà shēn

    成语解释: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隙正传》:“小屈大申,存公忽私,虽尺枉而寻直,终杨光以发辉也。”

  • 含冤

    bào qū hán yuān

    成语解释:抱屈:受委屈。
    形容人遭受冤屈。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上》:朝权国柄,委之群孽,剿戮忠贤,诛残台辅,含冤报痛,噍类靡余。

  • 临难不

    lín nàn bù qū

    成语解释:临:面临;屈:屈服。
    临到危难,仍不屈服。

    成语出处:《旧唐书・刘弘基传》:“高祖嘉其临难不屈,赐其家粟帛甚厚。”

  • 谷巨瓠

    qū gǔ jù hù

    成语解释:比喻无用者。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谷见之,曰:‘谷闻先生之义,不恃人而食,今谷有巨瓠,坚如石,厚而无窍,献之。’仲曰:‘夫瓠所贵者,谓其可以盛也;今厚而无窍,则不可剖以盛物,而坚如石,则不可以剖而斟,吾无以瓠为也。’

  • 己待人

    qū jǐ dài rén

    成语解释:委屈自己,以礼待人。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孙策换回黄祖,迎接灵柩,罢战回江东,葬父于曲阿之原。丧事已毕,引军居江都,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