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的成语(共119个)
- 屈高就下- 成语解释: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迁就地位低的人。 -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猥劳君侯屈高就下,降尊临卑。” 
- 卑躬屈节- 成语解释:卑躬:低头弯腰;屈节:屈辱节操。 
 形容毫无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单道台至此方才卑躬屈节的口称:‘职道才进来,因见大帅公事,所以不敢惊动。’” 
- 鸣冤叫屈- 成语解释:指申诉冤屈。 - 成语出处:巴金《后记》:“我写《家》,也只是为了向腐朽的封建制度提出控诉,替横遭摧残的年轻生命鸣冤叫屈。” 
- 宁死不屈- 成语解释:宁:宁可;宁肯;屈:屈服。 
 宁愿一死;决不屈服。- 成语出处:明・赵弼《效颦集・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 不屈不挠- 成语解释:屈、挠:弯曲。 
 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 誓死不屈- 成语解释:立誓宁死也不屈服。 - 成语出处:宋・朱熹《跋王枢密答司马忠洁公帖》:“司马忠洁公仗节虏廷,誓死不屈。” 
- 龙屈蛇伸- 成语解释: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 成语出处:清・陈恭尹《送雪公归耕苍梧歌》:“毛摧羽落君莫叹,龙屈蛇伸自终古。” 
- 首屈一指- 成语解释:扳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 - 成语出处:清・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施侍读闰章》:“海论诗辄为首屈一指。” 
- 计穷力屈- 成语解释:计:计策;穷、屈:尽,竭。 
 计策、力量都用完了。- 成语出处:南朝・梁・元帝《驰檄告四方》:“郭默清夷、晋熙附义,计穷力屈,反杀后主。” 
- 小屈大伸- 成语解释:屈:委屈。 
 伸:展开,发挥出来。
 先能够受点委屈,而后会大有作为的。-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绤正传》:“云合雾集,量时揆宜,用取世资,小屈大申,存公忽私。” 
- 负屈衔冤- 成语解释:衔:用嘴含,这里指心里怀着。 
 身上背着委屈,心里怀着冤枉。指蒙受冤屈,得不到昭雪。-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后庭花》第四折:“今日个勘成了因奸致命一凶贼,还了报了这负屈衔冤两怨鬼。” 
- 含冤负屈- 成语解释:负:背着;屈:委屈。 
 指蒙受冤枉、委曲。- 成语出处:元・高文秀《黑旋风》:“俺哥哥含冤负屈有谁知。” 
- 委委屈屈- 成语解释: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心里十分难过。 -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那日已是迎娶吉期,袭人本不是那一种泼辣人,委委屈屈的上轿而去,心里另想到那里再作打算。” 
- 铮铮不屈- 成语解释:铮铮:响当当。 
 响当当宁折不弯。形容人坚强不屈,有骨气。-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5回:“那四个俱是铁汉,铮铮不屈。” 
- 不挠不屈- 成语解释: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 成语出处:清・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吾民族以不挠不屈之气概,与外族战,与土番战,与寒暑战,卒能斩荆披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