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屈的成语

屈的成语(共119个)

  • 指一算

    qū zhǐ yī suàn

    成语解释:屈:弯曲。
    扳着指头一算。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四回:“匆匆过了中秋,雯青屈指一算,那天正是出场的末日。”

  • 百折不

    bǎi zhé bù qū

    成语解释: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成语出处:清・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一旦竟成其名,史书及府县志纪录则有之,必不能千百年之后,人人变色动容,有一百折不屈之人,如在其心,如出其口,如忠毅、方学士、铁尚书者也。”

  • 忠贞不

    zhōng zhēn bù qū

    成语解释:忠:忠诚;贞:有操守。
    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成语出处: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附录:“为了争取中国人民的民族自由和社会改革,忠贞不屈,视死如归,悲壮激昂,可歌可泣。”

  • 衔冤负

    xián yuān fù qū

    成语解释:心怀冤枉,身受委屈。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我做了个衔冤负屈没头鬼,怎肯便放了你好色荒淫漏面贼!”

  • 道穷

    lì qū dào qióng

    成语解释:屈:竭,穷尽;道:途径,办法;穷:尽。
    力量办法都已穷尽。

    成语出处:《周书・王思政传》:“今力屈道穷,计无所出,唯当效死,以谢朝恩。”

  • 无伸

    yǒu qū wú shēn

    成语解释:屈:委屈,冤枉。
    蒙受冤枉而无法伸诉。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女姑姑》第四折:“想当日酷刑害逢危遭困,您那一日便逼的我有屈无伸。”

  • 冤天

    yuān tiān qū dì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冤枉委屈。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真是冤天屈地,要好成歉!吾好意为你寄信,你妻子自不曾到,今日这话,却不知祸从天上来!”

  • 卑身

    bēi shēn qū tǐ

    成语解释:指弯腰俯首,屈从奉迎。

    成语出处:参见“卑身贱体”。

  • 不伸

    huò qū bù shēn

    成语解释:像尺蠖一样弯曲而不能伸展。比喻人不得志。

    成语出处:清・戴名世《齐天霞稿>序》:“即诸同学之士亦多食贫作苦,蠖屈不伸。”

  • 鼠伏

    huò qū shǔ fú

    成语解释:蠖:尺蠖;伏:俯伏。
    形容卑躬屈膝向人讨好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孔平仲《续世说・奸佞》:“注至,蠖屈鼠伏,佞词泉涌。”

  • 謷牙

    jié qū dà yá

    成语解释:同“诘曲聱牙”。

    成语出处:清・陈田《明诗纪事戊答>序》:“其间独照之匠,若荆川、遵岩、震川变秦汉为欧曾,易诘屈謷牙为字顺文从,允矣。”

  • 龙蛰蠖

    lóng zhé huò qū

    成语解释:喻隐居不仕。语本《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

    成语出处:语出《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 龙骧蠖

    lóng xiāng huò qū

    成语解释:喻随时屈伸、上下。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盖圣人握金镜,阐风烈,龙骧蠖屈,从道污隆。”

  • 龙伸蠖

    lóng shēn huò qū

    成语解释:形容笔势飞动,书法高超。

    成语出处: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三台妙迹,龙伸蠖屈之书;五色华笺,河北胶东之纸。”

  • 英勇不

    yīng yǒng bù qū

    成语解释:屈:屈服。
    勇敢出众,不屈不挠。

    成语出处:邓小平《工人阶级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优异贡献》:“各地都有大批先进分子不怕他们的白色恐怖,同他们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