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的成语(共119个)
佶屈聱牙
成语解释:佶屈:曲折、不通顺;聱牙:拗口、不上口。
形容文词艰涩生僻、拗口难懂。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词穷理屈
成语解释:指理由亏屈,无话可说。
成语出处: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切详按问,自言皆是;词穷理屈,势必不免。”
指不胜屈
成语解释:板着指头也不过来(不胜:不能承受)。
形容数量很多。成语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而贫弱者或衣食不给,其小有才者至窜入匪类,以辱先人,以余所见,指不胜屈。”
才过屈宋
成语解释:屈、宋: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和宋玉。
比喻文才极高。唐·杜甫《醉时歌》“先生有道出羲黄,先生有才过屈宋。”宋·林正大《括酹江月》词:“道出羲黄,才过屈宋,空有名垂古。
”。成语出处:唐・杜甫《醉时歌》“先生有道出羲黄,先生有才过屈宋。”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成语解释:富:有钱;贵:地位高;淫:惑乱;威武:武力。
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成语出处:清・方亨咸《邵村杂记・武风子传》:“其有道者欤?不然,何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耶?”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成语解释:直:正直;屈:理亏;巧:灵巧;拙:笨拙。
很正直的人表面好像枉屈,很灵巧的人表面好像笨拙。成语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第45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降尊临卑,屈高就下
成语解释:降:降低;临:面临;卑:低微。
指地位高的人放下架子与地位低的人交往。成语出处: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多谢也降尊临卑,屈高就下。”
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成语解释:威武:武力;贱:地位低。
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不因贫贱而改变节操。成语出处:鲁迅《记苏联版画展览会》:“而且证明了我们中国,确有许多‘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必说真话的人们。”
威武不能屈
成语解释:威武:武力。
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形容不畏强暴。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衙官屈宋
成语解释:衙官:军府的属官;屈:屈原;宋:宋玉。
要以屈原、宋玉为属官。原为自夸文章好。后也用以称赞别人的文采。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杜审言传》:“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蠖屈求伸
成语解释:蠖:昆虫名,行时屈伸其体。
比喻人不遇时,则屈身求隐,待来日再展宏图。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屈膝求和
成语解释:屈:弯曲;屈膝:下跪。
下跪降服,请求和解。成语出处:蔡东藩《宋史演义》第76回:“屈膝求和母后返驾,刺奸被执义士丧生。”
至死不屈
成语解释:至:到。
到死也不屈服。形容英勇顽强,视死如归。成语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二张援襄》:“贵身被数十创,力不支,遂为生得,至死不屈。”
甘心屈从
成语解释:甘心:情愿。
情愿屈意顺从。含屈而死
成语解释:含着委屈而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