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舟的成语

舟的成语(共92个)

  • zài zhōu fù zhōu

    成语解释:载:承载;覆:颠覆;倾覆。
    民众如同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存亡的作用。

    成语出处:先秦・荀况《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 积羽沉

    jī yǔ chén zhōu

    成语解释:羽毛虽小,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

  • 逆水行

    nì shuǐ xíng zhōu

    成语解释:逆着水流行船。比喻在前进道路上要克服重重困难;也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也只好拉纤。”

  • 水可载,亦可覆

    shuǐ kě zài zhōu , yì kě fù zhōu

    成语解释: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

    成语出处:《后汉书・皇甫规传》注引《孔子家语》:“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

  • 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hén zhōu cè pàn qiān fān guò , bìng shù qián tóu wàn mù chūn

    成语解释:沉:沉没;侧畔:旁边;帆:船。
    沉船旁边有很多船过,发病的树木旁边有很多茂盛的树木。比喻新生势力锐不可当。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缝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风雨同

    fēng yǔ tóng zhōu

    成语解释:舟:船。
    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成语出处: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破釜沉

    pò fǔ chén zhōu

    成语解释:釜:古代的一种锅;舟:船。
    砸碎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战斗到底。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 共济

    tóng zhōu gòng jì

    成语解释: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舟:船;济:渡水。

    成语出处:先秦・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 吴越同

    wú yuè tóng zhōu

    成语解释: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
    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成语出处:先秦・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破釜

    chén zhōu pò fǔ

    成语解释:釜,锅。打破饭锅,沉掉渡船。表示决一死战。

    成语出处:《孙子・九地》:“焚舟破釜,若驱羊而往。”《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 而济

    tóng zhōu ér jì

    成语解释:济:渡水。
    大家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成语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 破釜焚

    pò fǔ fén zhōu

    成语解释:犹破釜沉舟。语本《孙子·九地》:“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
    ”。

    成语出处:语出《孙子・九地》:“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

  • 中流失,一壶千金

    zhōng liú shī zhōu , yī hú qiān jīn

    成语解释:壶:匏:一种瓜,形似葫芦,佩带在腰间可以渡河,南方称为腰舟。
    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宝贵。

    成语出处:《鹖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物使然。”

  • 小隙沉

    xiǎo xì chén zhōu

    成语解释:隙:裂缝。
    指小小的裂缝可以使整个船只沉没。比喻小差错能酿成大灾害。

    成语出处:《关尹子・九药》:“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

  • 求剑

    kè zhōu qiú jiàn

    成语解释:舟:船;求:寻找;寻求。
    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失落水中的剑。比喻办事方法不对头;死守教条;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

    成语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