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舟的成语

舟的成语(共92个)

  • 之誓

    bǎi zhōu zhī shì

    成语解释:誓:盟约,诺言。
    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

    成语出处:《诗经・鄘风・柏舟序》:“《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

  • 顺水推

    shùn shuǐ tuī zhōu

    成语解释: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成语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荆》:“你休得顺水推舟,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 木已成

    mù yǐ chéng zhōu

    成语解释:木头已经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不可挽回。

    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据你说来,则木已成舟,实难挽回了?”

  • 之戒

    fù zhōu zhī jiè

    成语解释:推翻船的教训。比喻失败的教训。

    成语出处:明・陈子龙《陈涉论》:“后之人主,亦知邱民之可畏,而覆舟之戒始信。”

  • 网漏吞

    wǎng lòu tūn zhōu

    成语解释:网:渔网,比喻法网;吞舟:吞舟的大鱼,比喻大奸。
    网里漏掉吞舟大鱼。比喻法律太宽,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网。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 fù zhōu zài zhōu

    成语解释:覆:颠覆;载:承载。
    比喻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兴亡。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 逆水行,不进则退

    nì shuǐ xíng zhōu , bù jìn zé tuì

    成语解释:逆:倒,反。
    比喻学习或做事一定要克服困难,努力向前。

    成语出处:《怀念刘少奇同志・片断回忆寄深情》:“他常对工作人员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水则载,水则覆

    shuǐ zé zài zhōu , shuǐ zé fù zhōu

    成语解释: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比喻民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成语出处:《孙卿子》:“孔子对鲁哀公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不危焉。’”

  • 水能载,亦能覆

    shuǐ néng zài zhōu , yì néng fù zhōu

    成语解释:载:承载;覆:倾覆。
    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事物有利有害。

    成语出处: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故喻君为舟,喻人为水,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舟即君道,水即人情,舟顺水之道则浮,违则没。”

  • 宰相肚里行

    zǎi xiàng dù lǐ xíng zhōu chuán

    成语解释:宰相:丞相。
    指人肚量宽大,有涵养。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5章:“常言道:‘将军额上跑下马,宰相肚里行舟船。’你这样气量窄,将来如何独当一面,肩挑五岳,胸罗百川,统帅百万大军!”

  • 于陆

    tuī zhōu yú lù

    成语解释:推船在陆地上行,比喻劳而无功。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今蕲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

  • 中敌国

    zhōu zhōng dí guó

    成语解释:同船的人都成的敌人。比喻大家反对,十分孤立。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 遇风

    tóng zhōu yù fēng

    成语解释:比喻同遭逆境。

    成语出处:宋・苏轼《钟子翼哀辞》引:“同舟遇风,胡越可使为左右手,况吾民乎!”

  • 敌国通

    dí guó tōng zhōu

    成语解释: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

    成语出处:清・黄遵宪《由轮舟抵天津作》诗:“敌国通舟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

  • 共命

    tóng zhōu gòng mìng

    成语解释:比喻命运相同,利害一致。

    成语出处: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二回:“占光又催着道:‘我们此刻,统共一十四个人,真正同舟共命,务求大家想个法子,脱了干系才好。’”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