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的成语(共101个)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成语解释: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成语出处:晋・傅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身正则影直。”
粉墨登场
成语解释: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
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成语出处: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清勤堂随笔》:“粉墨登场,所费不赀。致滋喧杂之烦,殊乏恬适之趣。”
惜墨如金
成语解释:惜:爱惜;墨:写字用的墨。
爱惜墨就像金子一样。指不轻易动笔。成语出处:宋・费枢《钓矶立谈》:“李营丘惜墨如金。”
孔席墨突
成语解释: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成语出处:《淮南子・修务训》:“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汉・班固《答宾戏》:“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输攻墨守
成语解释:输:公输般,即战国时期有名木匠“鲁般”;墨:墨子,战国时期思想家。
比喻攻守双方力量相仿,各显神通。成语出处:战国・宋・墨翟《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公输般之攻械尽,子墨子守御有余。”
墨子泣丝
成语解释:比喻人变好变坏,环境的影响关系很大。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林训》:“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
规矩绳墨
成语解释:规矩:画圆、方的工具;绳墨:量平直的工具。
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成语出处:《管子・七臣七主》:“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成语解释: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成语出处:《文子・自然》:“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汉・班固《答宾戏》: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舞文弄墨
成语解释:舞:弄;墨:文笔。
形容玩弄文字技巧。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
墨迹未干
成语解释:写字的墨迹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4卷:“说犹未了,思温抬头一看,壁上留题墨迹未干。”
骚人墨客
成语解释:骚人:原指《离骚》作者屈原及楚辞作者;后泛指诗人;墨客:文人。
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成语出处:《宣和画谱・宋迪》:“运思高妙,如骚人墨客登高临赋。”
墨守成法
成语解释:见“墨守成规”。
成语出处:清・王韬《翁牖余谈・犹太古历说》:“盖用心不专,率皆墨守成法,未能推陈出新耳。”
引绳切墨
成语解释:木工拉墨线裁直。用以比喻刚直不阿。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刘公墓志铭》:“引绳切墨,不少假易。”
大处落墨
成语解释:画画或写文章在重要部分多花笔墨;着意下功夫。也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抓住关键。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老哥也算得会用的了,真正阔的笔!看你不出,倒是个大处落墨的!”
胸无点墨
成语解释: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旧指人没有文化。点:一点;比喻极小;墨:墨水;比喻学问。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师自赞曰:‘匙桃不上个村夫,文墨胸中一点无;曾把空虚揣出骨,恶声赢得满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