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墨的成语

墨的成语(共101个)

  • 浮笔浪

    fú bǐ làng mò

    成语解释:谓多余累赘的文字。

    成语出处:清・恽敬《答来卿》:“禹之功德从何处赞扬?故止此数言唱叹之。知此,虽著述汗牛充栋,岂有浮笔浪墨耶?”

  • 腹无点

    fù wú diǎn mò
  • 斧钺刀

    fǔ yuè dāo mò

    成语解释:斧钺:古代军法用来杀人的斧子,泛指刑罚中的杀戮;刀墨:指黥刑,泛指罪犯。
    对罪犯施以刑罚。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上》:有斧钺刀墨之民。

  • 含毫吮

    hán háo shǔn mò

    成语解释:毫:毛笔的笔尖;含毫:将笔尖含在口中,指以口润笔;吮墨:以口吸吮墨汁。
    形容构思作品或准备写作。也指凝神遐想,进行写作。

    成语出处:晋・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梁书・刘孝绰传》:由此而谈,又何容易,故韬翰吮墨,多历寒暑。

  • 者黑

    jìn mò zhě hēi

    成语解释:接近黑色就会使自身变黑。比喻接近坏人易使人学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 近朱近

    jìn zhū jìn mò

    成语解释: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成语出处: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 金壶

    jīn hú mò zhī

    成语解释:指极其珍贵罕见的书画用品。

    成语出处: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浮提之国献通善书二人,乍老乍少,隐形则出声,闻声则隐形,出肘间金壶四寸,上有五龙之检,封以青泥,壶中有墨汁如淳漆,洒地及石,皆成篆隶科斗之字。”

  • 喷纸

    jué mò pēn zhǐ

    成语解释:本是传说,后形容人能写文章。

    成语出处:晋・葛洪《神仙传・班孟》:“班孟者,不知何许人……又能吞墨,舒纸著前,嚼墨喷之,皆成文字,满纸各有意义。”

  • 守旧法

    mò shǒu jiù fǎ
  • 吮毫

    mó mò shǔn háo

    成语解释:毫:毛笔。
    磨好墨,把毛笔润湿。指动手写文章。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0回:“各生童磨墨吮毫,发笔快的,早已有了破题、承题、小讲。”

  • 绖从戎

    mò dié cóng róng

    成语解释:墨:黑色;绖:古时丧服中围在头上和腰间的散麻绳;从戎:从军。
    指在守丧期间从军作战。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杜预注:晋文公未葬,故襄公称子,以凶服从戎。

  • 债山积

    mò zhà shān jī

    成语解释:山积:堆积如山。
    比喻由于书法好,求写字的人很多,应付不过来而欠下债。

  • 丈寻常

    mò zhàng xún cháng

    成语解释:古代重量单位,1墨=5尺,1丈=2墨;1寻=8尺,1常=2寻。比喻不太长的距离。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下》:“不过墨丈寻常之间。”

  • 鱼自蔽

    mò yú zì bì

    成语解释:墨鱼体内有似墨的一种汁,遇到危险时就放出墨汁,巧妙地使自己隐蔽起来。比喻自觉地隐蔽自己,不使暴露。

  • 名儒行

    mò míng rú xíng

    成语解释:墨、儒,指战国时代的墨家和儒家两家学说,是不相同的两个学派。全句是说言论好像墨家,行为又好像是儒家。形容人表里不一,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不相符合。与“言方行圆”义同。

    成语出处: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人固有儒名而墨行者,问其名则是,校其行则非,可以与之游乎?如有墨名而儒行者,问其名则非,校其行则是,可以与之游乎?”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