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的成语(共101个)
粉白墨黑
成语解释:以粉傅面、以黛画眉。谓女子修饰容颜。同“粉白黛黑”。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三》:“彼郑周之女,粉白墨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
词人墨客
成语解释:墨客:文人。
泛指风雅的文人。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馆娃宫、铜雀台,惹了多少词人墨客嗟呀嘲诮。”
形之笔墨
成语解释:形:描写。
用笔墨把它写出来。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三回:遂使当时身被拘国的孤臣,闻其事而含哀,兴感形之笔墨,咏成诗词。
不拘绳墨
成语解释:绳墨:木工用以画直线的工具,借喻法度、规矩。
形容人的行为或艺术风格洒脱、豪放,超逸不羁。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八:有侄儿郭仲翔,才兼文武,一生豪侠尚气,不拘绳墨。
文人墨士
成语解释:泛指文人、文士。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那知百花仙子忽然命他把那泣红亭的碑记付给文人墨士去做稗官野史;他捧了这碑记日日寻访,何能凑巧?”
磨墨濡毫
成语解释:濡:湿;毫:毛笔。
磨好墨,把毛笔润湿。指动手写文章。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3回:“亭亭正在磨墨濡毫,忽见红红、宛如从外面走来。”
行数墨寻
成语解释:行数:一行行地读;墨寻:一字字地读。
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九:口内诵经千卷,体上问经不识。不解佛法圆通,徒劳寻行数墨。
数墨寻行
成语解释:数墨:一字字地读;寻行:一行行地读。
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九:口内诵经千卷,体上问经不识。不解佛法圆通,徒劳寻行数墨。
循行数墨
成语解释:循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
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九:口内诵经千卷,体上问经不识。不解佛法圆通,徒劳寻行数墨。
墨客骚人
成语解释:墨客:文人;骚人:诗人。
泛指文人。成语出处:唐・韩愈《祭薛中丞文》:“诗人墨客,争讽新篇。”
短章醉墨
成语解释:短章:指篇幅较短的诗文篇章。
指酒后信笔所写的简短文字。成语出处:宋・欧阳修《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又喜行狎书,皆可爱,故其虽短章醉墨,落笔争为人所传。
醉墨淋漓
成语解释:淋漓:充盛、酣畅的样子。
乘着酒兴挥毫泼墨。常用以形容行文作画挥洒自如,笔意酣畅。成语出处:宋・陆游《云安集序》:想拾遗之高风,醉墨淋漓,放肆纵横,实为一代杰作。
大处着墨
成语解释:原指画画或写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0回:“你老哥也算得会用的了,真正阔手笔!看你不出,倒是个大处落墨的!”
欧风墨雨
成语解释: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成语出处:各生《利用中国之政教论》:“欧风墨雨,凓摇吾室家者,旦夕且至矣,而何暇于从容立宪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