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微的成语

微的成语(共151个)

  • 乎其

    wēi hū qí wēi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微:小。

    成语出处:清・杨伦《杜诗镜铨》眉批引蒋弱六云:“写妙技不觉说入自家语,微乎其微。”

  • 知著

    jiàn wēi zhī zhù

    成语解释:微:微小;著:明显。
    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成语出处:韩非《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 体贴入

    tǐ tiē rù wēi

    成语解释:形容对人照顾和关怀非常细心周到。体贴:细心为别人着想;入微:很小的地方都照顾到。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这可谓体贴入微了。’”

  • 白龙

    bái lóng wēi fú

    成语解释:比喻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估计不到的灾祸。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 谨小慎

    jǐn xiǎo shèn wēi

    成语解释: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成语出处: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 杜渐

    fáng wēi dù jiàn

    成语解释:防:提防;防止;微:微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起始、发展。
    在错误、坏事、不良风气等刚刚露苗头时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 具体而

    jù tǐ ér wēi

    成语解释:具体:大体具备;微:微小。
    内容大体具备;但布局、规模较小些。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 言轻

    rén wēi yán qīng

    成语解释: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孟尝传》:“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

  • 身轻言

    shēn qīng yán wēi

    成语解释:身轻:身价低下,地位低;微:任用小。
    地位低下者说的话不为人所重视。

    成语出处:《后汉书・孟尝传》:“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尝曰:‘臣前后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尝,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区区破心,徒然而已。’”

  • 旨远

    cí wēi zhǐ yuǎn

    成语解释:辞:文词,言词。
    微:隐蔽,精深。
    旨:意思,目的。
    言词隐微而表达的意思很深远。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刘之遴传》:“省所撰《春秋》义,比事论书,辞微旨远。”

  • 不足录

    wēi bù zú lù

    成语解释:微:小;录:记录。
    渺小得不值得记上一笔。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唐庄宗纪》:“而夷狄无文字传记,朱邪又微不足录,故其后世自失其传。”

  • 慎防

    dù wēi shèn fáng

    成语解释:杜:杜绝,断绝;慎:谨慎。
    杜绝细微,谨慎防备萌芽。即消灭祸患难与共于萌芽状态之中。

    成语出处:《明史・胡松传》:“松言边兵外也而内之,武库仗内也而外之,非所以重肘腋,杜微慎防也,执弗许。

  • 成著

    jī wēi chéng zhù

    成语解释:微:细微;著:显著。
    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

    成语出处:《荀子・大略》:“夫尽小者大,积微成著,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

  • 知萌

    jiàn wēi zhī méng

    成语解释:微:细微。
    萌:发生。
    看到事物微小的迹象,就知道其发展的程度。

    成语出处:《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 慎小事

    shèn xiǎo shì wēi

    成语解释:谨慎对待微小的事情。

    成语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君臣下》:“昔者圣王本厚民生,审知祸福之所生,是故慎小事微,违非索辨以根之。”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