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的成语(共151个)
微显阐幽
成语解释:谓显现微妙之处,阐明幽深之理。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阐幽显微
成语解释:阐:阐明;幽:幽深。
讲明深奥和精微的道理。形容挖掘深,能启发人认识所未能认识的事物。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无《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
微过细故
成语解释:微小的过失和事故。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中山恭王传》:“其微过细故,当掩覆之。”
钻坚研微
成语解释:钻研艰深精妙的学问。
成语出处:《晋书・虞喜传》:“博闻强识,钻坚研微,有弗及之勤。”
杜渐除微
成语解释:同“杜渐防萌”。
成语出处:《宋书・彭城王义康传》:“杜渐除微,古今所务,况祸机骤发,庸可忽乎。”
识微知著
成语解释: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杜佑传》:“管仲有言:‘国家无使勇猛者为边境。’此诚圣哲识微知著之略也。”
慎小谨微
成语解释:对细小的事也小心对待。
成语出处:《明史・章懋传》:“古帝王慎小谨微必矜细行者,正以欲不可纵,渐不可长也。”
清都紫微
成语解释:神话传说中天帝所居之宫阙。
成语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周穆王》:“王实以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乐,旁之所居。”
敬小慎微
成语解释:敬:谨慎小心;小、微:指细小、不起眼的东西。
对细微的事物也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形容待人处事非常谨慎。成语出处: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百射重戒,祸乃不滋。”
官轻势微
成语解释:官位不够重要,势力也很小。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二回:“孙权虽有雄才,乃残汉骠骑将军、南昌侯之职,官轻则势微,尚有畏中原之心,若加以正位,则陛下一阶耳。”
微名薄利
成语解释:指十分细微的名与利。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怎知客人为些微名薄利,又无枷锁拘缚,三伏内,只得在那途路中行。”
涓埃之微
成语解释:涓埃:细小的流水和尘埃。
比喻特别小或特别少,微乎其微。成语出处: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于裨补无涓埃之微,而谗谤有丘山之积。
身微命贱
成语解释:身:身份;微:低微;贱:卑贱。
身份低微,命也不值钱。成语出处:唐・韩愈《袁州刺史谢上表》: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至恩弘,身微命贱,无阶答谢。
拈花微笑
成语解释:原为佛家语,比喻彻悟禅理。后比喻彼此心意一致。
成语出处:《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
才秀人微
成语解释:秀:优异。
微:卑微,低微。
指才能优异而地位卑微。成语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