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微的成语

微的成语(共151个)

  • 蝇头

    yíng tóu wēi lì

    成语解释:如同苍蝇头那样的小利。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

    成语出处:宋・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 虑远

    fáng wēi lǜ yuǎn

    成语解释:虑:考虑,思虑。
    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头的时候,就加以防止,并考虑长远的计策。

    成语出处:唐・郑亚《唐丞相太尉卫国公李德裕会昌一品制集序》:“由是洞启宸衷,大破群议,运筹制胜,举无遗策,防微虑远。”

  • 浸灭

    jìn wēi jìn miè

    成语解释:浸:渐渐;微:衰败;灭:消灭。
    逐渐衰微而至于消失。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上嘉唐虞,下悼桀纣,浸微浸灭浸明浸昌之道,虚心以改。”

  • 浸消

    jìn wēi jìn xiāo

    成语解释:浸:渐渐;微:衰败;消:消失。
    逐渐衰微而至于消失。

    成语出处:宋・苏洵《审势》:“浸微浸消,释然而溃。”

  • 知章知

    zhī zhāng zhī wēi

    成语解释:微:细微。
    既能看出事物的隐微征兆,也能看清其显著现象。

    成语出处:晋・潘岳《杨仲武诔》:“笃生吾子,诞茂淑姿。克岐克嶷,知章知微。”

  • 知章

    zhī wēi zhī zhāng

    成语解释:微:细微。
    既能看出事物的隐微征兆,也能看清其显著现象。

    成语出处: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九徵》:“圣人淳耀,能兼二美,知微知章。”

  • 知彰

    zhī wēi zhī zhāng

    成语解释:微:细小。
    彰:明显。
    既了解细小的萌芽状态,又了解发展起来后的显着特征。形容了解事物发展的始末。亦作“知微知章”、“知章知微”。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 末节

    xì wēi mò jié

    成语解释:末节:小事情,小节。
    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小问题。

    成语出处:古立高《初恋》:“为这些细微末节的事,张志诚感到伤脑筋。”

  • 白璧

    bái bì wēi xiá

    成语解释:璧: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瑕:玉上的斑点。
    洁白的玉上的小斑点。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的不足之处;美中不足。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

  • 白玉

    bái yù wēi xiá

    成语解释:白玉上的小斑点。比喻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成语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君子小过,盖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铅刀之一割。”

  • 福生于

    fú shēng yú wēi

    成语解释:微:小数名,长度为0.000001寸或圆度的六十分之一秒。
    福佑生于细微的小事件中。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谈丛》:“福生于微,祸生于忽。日夜恐惧,唯恐不卒。”

  • 谈言

    tán yán wēi zhòng

    成语解释:微中:微妙而又恰中要害。
    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序》:“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 莫见乎隐,莫显乎

    mò xiàn hū yǐn , mò xiǎn hū wēi

    成语解释:见:通“现”;显:明显。
    看来是隐蔽的、最细微的,实际上是最明显、最具体的。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 言精义

    wēi yán jīng yì

    成语解释:微:精深;微言:精深微秒的言辞。
    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成语出处: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越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 言大指

    wēi yán dà zhǐ

    成语解释:微言:精深微秒的言辞。
    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资政大夫礼部侍郎武进庄公神道碑铭》:“传山右阎氏之绪学,求二帝三王之微言大指,闵秦火之郁俨,悼孔泽之不完具。”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