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兵的成语

兵的成语(共284个)

  • 千日,用一时

    yǎng bīng qiān rì , yòng bīng yī shí

    成语解释: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我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空有满朝文武,那一个与我退的番兵。”

  • 秣马厉

    mò mǎ lì bīng

    成语解释: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

  • 擐甲执

    huàn jiǎ zhí bīng

    成语解释:擐:穿;兵:武器。
    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 缮甲治

    shàn jiǎ zhì bīng

    成语解释:缮甲:修治铠甲。
    比喻作军事准备。亦作“缮甲厉兵”。

    成语出处:《诗经・郑风・叔于田序》:“叔处于京,缮甲治兵,以出于田。”

  • 千日,用在一朝

    yǎng bīng qiān rì , yòng zài yī zhāo

    成语解释: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卢俊义听了大怒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我要你跟我去走一遭,你便有许多推故。’”

  • 按甲寝

    àn jiǎ qǐn bīng

    成语解释: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成语出处: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傅干》:“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难以威服,易以德怀。愚以为可且按甲寝兵,息军养士,定土分封,论功行赏。”

  • 解甲休

    jiě jiǎ xiū bīng

    成语解释:见“解甲休士”。

    成语出处:北周・庾信《周柱国楚国公歧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夷陵既烧,黔中方定,旋军反旆,解甲休兵。”

  • 如神

    yòng bīng rú shén

    成语解释:用兵:指挥军队作战。
    形容善于用兵;指挥作战变化莫测。

    成语出处:晋・虞溥《江表传》:“讨逆将军智略超世,用兵如神。”

  • 在精而不在多

    bīng zài jīng ér bù zài duō

    成语解释: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成语出处:《五代史平话・周史》:“凡兵在乎精,不在乎多。”

  • 布阵

    xíng bīng bù zhèn

    成语解释:行兵:出兵。
    带兵出征和布置战斗阵势。泛指军事指挥之术。亦作“行兵列阵”。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四回:“有一将,名继业,人号为令公,此人天文地理,六韬三略,无不精通,行兵列阵,玄妙莫测,乃智勇兼全之士。”

  • 弃甲曳

    qì jiǎ yè bīng

    成语解释:弃:丢弃;甲:古时军人穿的铁片做成的护身衣;曳:拖着;兵:兵器。
    丢弃铠甲;拖着兵器。 形容打了败仗而狼狈逃窜。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 草草收

    cǎo cǎo shōu bīng

    成语解释:马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负责任,不细致,不慎重。

    成语出处:欧阳山《苦斗》:“张发奎刚占领了那个地方,要管也管不了许多,正是咱们的人活动的好机会,——你怎么好意思草草收兵?象一个赤卫队员么?”

  • 天将

    tiān bīng tiān jiàng

    成语解释:旧指天上的军队和将领。也比喻本领高强的人们。

    成语出处:清・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开场》:“那鲧却生的儿子,神通广大,伏虎降龙,手下天兵天将,那等利害。”

  • 足食足

    zú shí zú bīng

    成语解释:食:粮食;兵:武器。
    粮食充足,武备修整。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 足食

    zú bīng zú shí

    成语解释:见“足食足兵”。

    成语出处:宋・胡錡《耕禄稿・代田万顷到任谢表》:“秉戈执耒,宜为足兵足食之思;牧马饭牛,盍讲且战且耕之政。”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