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兵的成语

兵的成语(共284个)

  • 遣将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成语解释:调动军队;派遣将领;或是调动、安排人力。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 鸣金收

    míng jīn shōu bīng

    成语解释: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卢先锋兵到,见孙安勇猛,卢先锋令鸣金收兵。”

  • 相接

    duǎn bīng xiāng jiē

    成语解释:兵:武器。
    短兵:指刀、剑等一类短小武器。
    用刀、剑等一类短小武器近距离地面对面搏斗。形容敌我相近;战斗激烈。也比喻进行针锋相对的激烈斗争。

    成语出处:战国・楚 屈原《楚辞・九歌・国殇》:“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 被甲执

    pī jiǎ zhí bīng

    成语解释:甲:古代打仗时军人穿的护身衣服。
    兵:兵器。
    身穿护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装。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吾见今非昔比世士大夫,才有气干,便倚赖之,不能被甲执兵,以卫社稷,但微行险服,逞弄拳腕。”

  • 百万

    xióng bīng bǎi wàn

    成语解释:雄:威武雄壮。
    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九里山前怨气缠,雄兵百万命难延。”

  • 微将寡

    bīng wēi jiàng guǎ

    成语解释:微、寡:少。
    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他兄弟虽多,兵微将寡。”

  • 买马

    zhāo bīng mǎi mǎ

    成语解释:招收士兵;购买战马。形容组织扩充力量。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虏谍》:“限他三年内招兵买马,骚扰淮阳地方,相机而行,以开征进之路。”

  • 富国

    qiáng bīng fù guó

    成语解释:使兵力强大,国家富足。

    成语出处:清・王韬《上当路论时务书》;“西国之所以讲强兵富国者,率以尚器为先。”

  • 富国强

    fù guó qiáng bīng

    成语解释: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成语出处:先秦・商鞅《商君书・壹言》:“故治国者,其抟力也,以富国强兵也。”

  • 八公山上,草木皆

    bā gōng shān shàng , cǎo mù jiē bīng

    成语解释: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成语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下》:“(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 多将广

    bīng duō jiàng guǎng

    成语解释:兵将众多。形容军队人员多,兵力强大。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凭着俺这里兵多将广,马壮人强,量吴国姬光到的那里,就怕着他哩?”

  • 秣马

    lì bīng mò mǎ

    成语解释: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 风声鹤唳,草木皆

    fēng shēng hè lì , cǎo mù jiē bīng

    成语解释:唳:鸟鸣。
    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成语出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 杯酒释

    bēi jiǔ shì bīng quán

    成语解释:释:解除。
    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成语出处: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

  • 黩武

    qióng bīng dú wǔ

    成语解释:穷:用尽;竭尽。
    黩:任意;轻率。
    出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成语出处:三国・曹丕《车驾临江还诏三公》:“三世为将,道家所忌;穷兵黩武,古有所戒。”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