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公的成语

公的成语(共270个)

  • 白衣

    bái yī gōng qīng

    成语解释: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成语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

  • 贵戚

    wáng gōng guì qī

    成语解释:泛指皇亲国戚。

    成语出处:《宣和画谱・李成》:“其后王公贵戚皆驰书致币,恳请者不绝于道,而成漫不省也。”

  • 花花

    huā huā gōng zǐ

    成语解释:指服饰华丽、不务正业、整天吃喝玩乐的富家子弟。

    成语出处:清・翟灏《通俗编・卷一・俚语对句》:“好好先生,花花公子。”

  • 自有

    zì yǒu gōng lùn

    成语解释: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

  • 诸同好

    gōng zhū tóng hào

    成语解释:公:公开;诸:“之于”的合音;同好:爱好相同的人。
    拿出自己喜爱的东西同爱好相同的人一起欣赏。

    成语出处:三国・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定仁义之度,成一家之言,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于同好。”

  • 山上,草木皆兵

    bā gōng shān shàng , cǎo mù jiē bīng

    成语解释: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成语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下》:“(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 推诚布

    tuī chéng bù gōng

    成语解释:示人以诚,公正无私。

    成语出处:明・刘元卿《贤奕编・官政》:“亦使士大夫识得行记己用世规模,须在推诚布公,集谋广益。”

  • 天下为

    tiān xià wéi gōng

    成语解释:天下是大家公有的。原指不把君位当成一家的私有。后指国家的一切都属于人民。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枵腹从

    xiāo fù cóng gōng

    成语解释:饿着肚子办公事。形容一心为公;勤奋工作。枵:空虚;从公:从事公务。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活地狱》:“要想他们毁家纾难,枵腹从公,恐怕走遍天涯,如此好人,也找不出一个。”

  • gōng shì gōng bàn

    成语解释:公家事按公家规定来办;不徇私情;不讲情面。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2回:“卑职也知道罪无可逭,所以带印在此,情愿纳还此职,只求大帅把这件事公事公办。”

  • 廉洁奉

    lián jié fèng gōng

    成语解释: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
    指人不贪污;不受贿;一心为公。

    成语出处:孙力《都市风流》第12章:“你廉洁奉公,不就是个大公务员吗?”

  • 肥私

    sǔn gōng féi sī

    成语解释:损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

    成语出处:《新华月报》1979年第1期:“在群众中,有些人损公肥私,无理取闹。”

  • 私兼顾

    gōng sī jiān gù

    成语解释:既照顾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顾到私人的利益。

    成语出处: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在公私关系上,就是‘公私兼顾’,或叫‘军民兼顾’。”

  • 私两济

    gōng sī liǎng jì

    成语解释: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

    成语出处:《晋书・阮种传》:“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

  • 好龙

    yè gōng hào lóng

    成语解释:叶公:春秋时陈国的一个人;好:爱好。
    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新序・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