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公的成语

公的成语(共270个)

  • 洁己奉

    jié jǐ fèng gōng

    成语解释: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

    成语出处:《宋书・林邑传》:“法命肃齐,文武毕力,洁己奉公,以身率下。”

  • 贿赂

    huì lù gōng xíng

    成语解释:贿赂:因请托而私赠财物;公行:公开做。
    指公开行贿受赂。

    成语出处:《陈书・皇后传・后主张贵妃》:“内外勾结,转相引进,贿赂公行,赏罚无常。”

  • 贿货

    huì huò gōng xíng

    成语解释:同“贿赂公行”。

    成语出处:《周书・晋荡公护传》:“任情诛暴,肆行威福,明党相扇,贿货公行。”

  • 营私

    qì gōng yíng sī

    成语解释:丢弃公益,谋求私利。

    成语出处:《元史・泰定帝纪》:“四方代祀之使,弃公营私,多不诚洁,以是神不谙格,请慎择之。”

  • 砥节奉

    dǐ jié fèng gōng

    成语解释: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成语出处:《明史・周延传》:“延颜面寒峭,砥节奉公。权臣用事,政以贿成,延未尝有染。”《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 大人

    wáng gōng dà rén

    成语解释:国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贵人。

    成语出处:战国・宋・墨翟《墨子・尚贤上》:“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

  • 移山

    yú gōng yí shān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有十分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 子王孙

    gōng zǐ wáng sūn

    成语解释:指王公贵族子弟。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

  • gōng shì gōng fēi

    成语解释:公认的是非。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天论上》:“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

  • 灭私奉

    miè sī fèng gōng

    成语解释:灭:消灭。
    消灭私念,一心为公。

    成语出处:唐・元稹《崔倰授尚书户部侍郎制》:“辟名用物者逃无所入,灭私奉公者得以自明。”

  • 正不阿

    gōng zhèng bù ē

    成语解释: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成语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九卷:“相之本主元祐政事者,然其言公正不阿如此,可谓贤矣。”

  • 灭私

    bǐng gōng miè sī

    成语解释:秉:掌握,主持。
    主持公道,灭除私念。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郑范溪书》:“今不务为秉公灭私,振废起坠。”

  • 一秉大

    yī bǐng dà gōng

    成语解释:谓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工部郎中刘公伯燮言用人毁誉》:“仆近来用人处事,一秉大公。”

  • 好义

    jí gōng hào yì

    成语解释:急:急于;公:公众;好:喜好;义:义举。
    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钱牧斋尺牍》:“使急公好义者信从,而吝啬顾钱者不得不听。”

  • 涓滴归

    juān dī guī gōng

    成语解释:涓滴: 小水点; 比喻极小或极少的东西。
    非所应得的东西; 虽然极少极微; 都要缴公; 自己绝不侵占。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3回:“真正是涓滴归公,一丝一毫不敢乱用。”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