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的成语(共111个)
威动海内
成语解释:威:威力;动:震动;海内:四海之内,指天下。
威力震动天下。形容威力很大。成语出处:《荀子・强国》:威动海内,强殆中国。
社威擅势
成语解释:倚仗权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成语出处:《淮南子・汜论训》:“将相摄威擅势,私门成党,而公道不行。”
扬武耀威
成语解释:见“扬威曜武”。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臣已有退诸葛亮之计。不用魏军扬武耀威,蜀兵自然走矣。”
威德相济
成语解释:威:威力;德:恩惠;相济:相辅相成。
威力和恩德交互施用,相辅相成。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干闻用武则先威,用文则先德;威德相济,而后王业成。
扬威耀武
成语解释:见“扬威曜武”。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五回:“扬威耀武显神通,走石飞沙弄本事。”
声威天下
成语解释:声威:声势。
声势震动全世界。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一》: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
威无所施
成语解释:威:威力;所:处所,地方;施:施展。
无处施展威力。即无用武之处。成语出处:宋・苏轼《孟德传题语》: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
祲威盛容
成语解释:庄重的声威和盛大的仪容。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凤盖飒洒,和鸾玲珑。天官景从,祲威盛容。”
狐虎之威
成语解释: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
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因为段祺瑞总理和他的帮闲们的迫压,我已经逃到厦门,但北京的狐虎之威还正是无穷无尽。”
龙威虎震
成语解释: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成语出处:宋・赵与时《宾退录》第二卷:“梁鹄书,如龙威虎震,剑拔弩张。”
蓄锐养威
成语解释:蓄:积聚。
积蓄锐气,蓄养威力。成语出处:《周书・韦孝宽传》:“今若更存遵养,且复相时,臣谓宜还崇邻好,申其盟约,安人和众,通商惠工,蓄锐养威,观衅而动。”
发威动怒
成语解释:威:威力,威风。
发威风,动怒气。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5回:“你们太闹的不像了,她是个姑娘家,不肯发威动怒。”
忌克少威
成语解释:忌克:忌恨贤能,欲出人头地;威:威信。
形容猜忌、刻薄,没有威望。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九年》:“今其言多忌克,难哉。”《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
龙威虎振
成语解释: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成语出处: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