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的成语(共111个)
虎狼之威
成语解释:威:威力,威风。
形容威严的气派和声威。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告大人暂息雷霆之怒,略罢虎狼之威。”
打下马威
成语解释:官吏初到任时,严厉对待属员,并加以责打,以显示威风。后也指初见面时借故给人出难题,以显示自己的权威。
成语出处: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执所携巴棍而毒殴之,名曰打下马威。”
擅作威福
成语解释:擅:自作主张。
滥用职权,作威作福。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方今汉朝献帝在位,被那董卓专权,擅作威福,生杀由己。”
窃弄威权
成语解释:指玩弄权柄。
成语出处:宋・苏舜钦《火疏》:“在辅弼无椑国体者去之,居左右窃弄威权者去之。”
威振天下
成语解释:威:威名。
威力和名望使天下人拜服。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元帝纪》:“今延寿汤所诛,威振天下,虽易之折售,诗之雷霆,不能及也。”
下马作威
成语解释:指官吏到任故意用严法处理下属树立威风。泛指先给对方一点厉害。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叙传》:“定襄闻伯素贵,年少,自请治郡,畏其下马作威,吏民竦息。”
下车作威
成语解释:原指封建时代官吏一到任,就显示威风,严办下属。后泛指一开头就向对方显示一点厉害。
成语出处:《汉书・序传》:“定襄闻伯素贵,年少,自请治剧,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
威风八面
成语解释:形容神气十足,声势慑人。
成语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鄙人面奉御旨,办理‘七七’周年纪念——有人早就这样替我宣传出去了——应该是威风八面的事。”
汉官威仪
成语解释: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
成语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狐借虎威
成语解释:见“狐假虎威”。
威仪孔时
成语解释:威仪:庄严的仪容和举止;孔:甚,很。
仪容严肃,举止庄重,很合时宜。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既醉》:“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
并威偶势
成语解释:指聚集声威势力。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谓为将军心合意同,混齐一体,必当并威偶势,御寇宁家。”
龙威燕颔
成语解释:形容威严雄武的相貌。
成语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阿文成公》:“余时在毕秋帆尚书幕下,见之,乃身裁短小,弱不胜衣,并无龙威燕颔之相也,亦奇矣哉!”
扬威曜武
成语解释: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成语出处:《魏书・蠕蠕匈奴宇文莫槐等传论》:“是故魏氏祖宗扬威曜武,驱其畜产,收其部落。”
威武雄壮
成语解释:威力强大,壮盛有气势。
成语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然而他们凭借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戏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