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敌的成语

敌的成语(共133个)

  • 同仇

    tóng chóu dí kài

    成语解释: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
    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成语出处:《诗经・秦风・无衣》:“与子同仇。”先秦・左丘明《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

  • 富可

    fù kě dí guó

    成语解释:敌:匹敌。
    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有。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8卷:“母银越多,丹头越精。若炼得半合许丹头,富可敌国矣。”

  • 一日纵,数世之患

    yī rì zòng dí , shù shì zhī huàn

    成语解释:纵:放;数世:几世,长期;患:祸害。
    一天放过敌人,会留下长期的祸害。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碱年》: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 兵来将,水来土堰

    bīng lái jiàng dí , shuǐ lái tǔ yàn

    成语解释:敌:对抗;堰:拦河坝。
    敌人来了派将军抵挡,大水来了用土去掩盖。比喻针锋相对,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云台门》第一折:“兵来将敌,水来土堰,兄弟也,你领兵就随着我来,不可延迟也。”

  • 寡不

    guǎ bù dí zhòng

    成语解释: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敌众。”

  • 腹背受

    fù bèi shòu dí

    成语解释:腹:肚子;指前面;背:背脊;指后面;受:遭到;受到。
    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处于被动不利的局面。

    成语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崔浩传》:“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

  • 首尾受

    shǒu wěi shòu dí

    成语解释:首尾:前后。
    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

    成语出处:《周书・文帝纪》:“今逼以上命,悉令赴关,悦蹑其后,欢邀其前,首尾受敌,其势危矣。”

  • 取资

    yīn dí qǔ zī

    成语解释:因:依,靠;资:财物,资用。
    从敌人方面取得资用、给养。

    成语出处:《北史・燕凤传》:“轻行速捷,因敌取资。”

  • 如临大

    rú lín dà dí

    成语解释:临:面对着。
    好像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形容把本来不是很紧迫的形势看得十分严重。

    成语出处:《旧唐书・郑畋传》:“畋还镇,搜乘补卒,缮修戎仗,浚饰城垒,尽出家财以散士卒。昼夜如临大敌。”

  • 背腹受

    bèi fù shòu dí

    成语解释: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昪》:“吾无水战之具,而使淮兵断正阳浮桥,则我背腹受敌。”

  • 望尘知

    wàng chén zhī dí

    成语解释:尘:尘土;敌:敌人;知:知道。
    望见飞扬的尘土就知道敌兵的多少。形容经验非常丰富。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唐臣传》:周德威为人勇而多知,能望尘知敌。

  • 以寡

    yǐ guǎ dí zhòng

    成语解释:用少数人抵敌众多的人。

    成语出处:《金史・吾扎忽传》:“吾扎忽性聪敏,有才智,善用军,常出敌之不意,故能以寡敌众。”

  • 制胜

    kè dí zhì shèng

    成语解释:克:战胜;制胜:取得胜利。
    战胜敌人;取得胜利。

    成语出处:孙武《孙子・虚实》:“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 制胜

    liào dí zhì shèng

    成语解释:准确地判断敌情,并蠃得胜利。

    成语出处:先秦・孙武《孙子・地形》:“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

  • 四面受

    sì miàn shòu dí

    成语解释:各个方面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或攻击。

    成语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国蓄》:“四面受敌,谓之衢处之国。”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