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敌的成语

敌的成语(共133个)

  • 棋逢手,将遇良才

    qí féng dí shǒu , jiàng yù liáng cái

    成语解释:逢:遭遇,遇见。
    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说唐》第63回:“正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才,两人大战三十余合。”

  • 只可智取,不可力

    zhǐ kě zhì qǔ , bù kě lì dí

    成语解释:敌:抵挡,抵抗。
    只能用智谋取胜,不能以实力相拼。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21卷:“钱镠与二钟商议道:‘我兵少,贼兵多,只可智取,不可力敌,宜出奇兵应之。’”

  • 一夫当关,万夫莫

    yī fū dāng guān , wàn fū mò dí

    成语解释:当:遮挡,阻挡。
    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

    成语出处:郁达夫《出奔》:“东路北伐先锋队将迫近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仙霞岭下的时候,1926年的余日剩已无多。”

  • 宁与千人好,莫与一人

    nìng yǔ qiān rén hǎo , mò yǔ yī rén dí

    成语解释:宁愿与千人做朋友,不要与一个人为敌。

  • 天下

    wú dí tiān xià

    成语解释:天下都没有对手。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则无敌于天下。”

  • 所当无

    suǒ dāng wú dí

    成语解释:犹言所向无敌。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 舟中

    zhōu zhōng dí guó

    成语解释:同船的人都成的敌人。比喻大家反对,十分孤立。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 不可假

    dí bù kě jiǎ

    成语解释:谓不可宽容敌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臣闻之,敌不可假,时不可失。臣恐韩魏卑辞除患而实欲欺大国也。”

  • 国通舟

    dí guó tōng zhōu

    成语解释: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

    成语出处:清・黄遵宪《由轮舟抵天津作》诗:“敌国通舟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

  • 同心

    tóng xīn dí kài

    成语解释:同怀强烈的愤恨以对付敌人。

    成语出处:清・魏源《圣武记》第八卷:“勉以同心敌忾,为长庚雪雠愤。”

  • 同舟

    tóng zhōu dí guó

    成语解释: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 践墨随

    jiàn mò suí dí

    成语解释:践:依循,履行;墨:绳墨,计划;践墨:遵守规律;随敌:顺随敌情。
    实施作战计划要顺应敌情的变化。

    成语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践墨隨敌,以决战事。”

  • 忘身

    zhǐ dí wàng shēn

    成语解释:指敌:与敌人作战。
    与敌人作战,要舍生忘死,勇于牺牲。

    成语出处:战国・尉缭《尉缭子・兵教下》:“兵有五致:为将忘家,逾垠忘亲,指敌忘身,必死则生,急胜为下。”

  • 如决河

    kuì dí rú jué hé

    成语解释:溃:散,乱。
    溃败的敌人像河水冲决堤坝一样。

    成语出处:唐・许敬宗《唐并州都督鄂国公尉迟恭碑》:“尊彼前茅,追奔若顺海,乘兹破竹,溃敌如决河。”

  • 牛饩退

    niú xì tuì dí

    成语解释:饩:活的牲口。
    用牛羊击退敌军。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弦高以牛饩退敌,墨翟以萦带全城。”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