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的成语(共133个)
万人之敌
成语解释:敌:对抗。
指武艺高强可敌强敌。也指善于统帅军队以抵御强敌。亦作“万人敌”。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关羽等传评》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
八面受敌
成语解释:①谓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②砚名。
成语出处:五代 王保定《唐摭言海叙不遇》:“子华(吴融)才力浩大,八面受敌,以八韵着称。”
假仁纵敌
成语解释:讲不该讲的仁义,做出不该做的事情,给自己招致祸患。
举世无敌
成语解释: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成语出处: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他们认为是‘异常强大’的,‘举世无敌’的。”
畏敌如虎
成语解释:害怕敌人如同怕虎一般。
成语出处:明・徐光启《谨申一得以保万全疏》:“自然人贾勇,何至如今畏敌如虎,视营伍如蹈阱乎?”
出敌不意
成语解释:指行动出于敌方意料。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不如让我去,出敌不意,拦腰插一拳,也许能够把敌阵冲乱。”
无敌于天下
成语解释:天下都没有对手。形容力量强大无比。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
化敌为友
成语解释:将敌对势力化成友好势力。
成语出处: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12章:“我们说这就具备了化敌为友的条件。”
出敌意外
成语解释:见“出敌不意”。
成语出处:毛泽东《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此种计划出敌意外,在你们最后完成部署以前,敌人是很难觉察出来的。”
认敌作父
成语解释:同“认贼作父”。
成语出处:蒲韧《二千年间》八:“同时也不能不想那些认敌作父、卖国求荣的大汉奸。”
乘敌之隙
成语解释:乘:趁;隙:裂缝。
利用敌人的空子。成语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自古无不犯错误的将军,敌人之有岔子可寻,正如我们自己也难免出岔子,乘敌之隙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临敌卖阵
成语解释:即将上阵杀敌时,却逃离阵地。形容十分胆怯。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四折:“因为你两军对垒,临敌卖阵,敕旨教斩了你哩!”
临锋决敌
成语解释:锋:队伍的前列。
面对兵锋与敌决战。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太传》:“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临锋决敌,非公之俦。”
同仇敌慨
成语解释:见“同仇敌忾”。
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五论“文人相轻”——明术》:“读者大众的对于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评’或‘批判’者同仇敌慨的。”
料敌如神
成语解释:料:预料。
形容对敌方活动预料非常准确。成语出处:《旧唐书・郭子仪传》:“故太尉、兼中书令、上柱国、汾阳郡王、尚父子仪,天降人杰,生知王佐,训师如子,料敌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