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D
  5. dun

dun的成语(共168个)

  • 搦朽磨钝

    nuò xiǔ mó dùn

    成语解释:谓才能低下的人也在激励求进。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答宾戏》:“当此之时,搦朽磨钝,铅刀皆能一断。”

  • 朽戈钝甲

    xiǔ gē dùn jiǎ

    成语解释:喻装备极劣的军队。

    成语出处:明・张煌言《答唐枚臣书》:“朽戈钝甲,与胡人相持者十有七年。”

  • 鬻矛誉盾

    yù máo yù dùn

    成语解释:鬻:卖;誉:赞美。
    自相矛盾,不能两立。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

  • 珠槃玉敦

    zhū pán yù dūn

    成语解释:古代诸侯盟誓时用的器具。引申为订立盟约。

    成语出处:《周礼・天官・王府》:“合诸侯则供珠槃玉敦。”郑玄注:“敦,槃类,珠玉以为饰。古者以槃盛血,以敦盛食。合诸侯者必割牛耳,取其血歃之以盟。珠槃以盛牛耳,尸盟者执之。”

  • 惇信明义

    dūn xìn míng yì

    成语解释:惇:重视;信:诚实。
    遵守信用,深明道义。

    成语出处:《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

  • 顿足搓手

    dùn zú cuō shǒu

    成语解释:着急惋惜的样子。

    成语出处:梁启超《变法通义・论科举》:“不怀顾犬补牢之义,徒效渊鱼丛爵之愚,犹复顿足搓手。”

  • 混沌不分

    hùn dùn bù fēn

    成语解释:混沌:亦作“浑沌”,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
    原意是借喻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后常用以表示愚昧无知。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窃,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窃,七日而浑沌死。”

  • 顿足不前

    dùn zú bù qián

    成语解释:停顿下来不前进。

  • 捶胸顿脚

    chuí xiōng dùn jiǎo

    成语解释:见“捶胸跌脚”。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何玉凤]拍着那棺材,捶胸顿脚,放声大哭。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 搓手顿足

    cuō shǒu dùn

    成语解释:形容焦急不安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4回:“‘你要把老爷的大事误了那可怎么好!’说着急得搓手顿足。”

  • 钝刀子割肉

    dùn dāo zi gē ròu

    成语解释:钝:不锋利。
    用不锋利的刀割肉。比喻做事行动慢,不能快速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杂纂》:不快意,印刀切物,破帆使我,树阴遮景致。

  • 莫邪钝,铅刀铦

    mò yé dùn , qiān dāo xiān

    成语解释:莫邪:古代名剑;铅刀:铅制的刀;铦:锋利。
    认为莫邪不锋利,反而认为铅刀锋利。比喻把有才德的人弃置不用,而用品质不好的人。

    成语出处:汉・贾谊《吊屈原文》: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铷刀为铦。

  • 两刃相割,利钝乃知

    liǎng rèn xiāng gē , lì dùn nǎi zhī

    成语解释:利:锋利;乃:才。
    两把刀子交锋之后,才能知道哪把快哪把钝。比喻只有把两种学说、观点放在一起比较,才能判定是非曲直。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案书》: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定,是非乃见。

  • 厉世摩钝

    lì shì mó dùn

    成语解释:指磨砺世人,使笨拙的人奋发有为。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爵禄束帛者,天下之底石,高祖所以厉世摩钝也。”

  • 遁形远世

    dùn xíng yuǎn shì

    成语解释:犹言避世隐居。

    成语出处:《后汉书・逸民传・法真》:“真曰:‘吾既不能遁形远世,岂饮洗耳之水哉?’遂深自隐绝,终不降屈。”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