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D
  5. dun

dun的成语(共168个)

  • 顿首再拜

    dùn shǒu zài bài

    成语解释: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
    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 沉郁顿挫

    chén yù dùn cuò

    成语解释:郁:低沉郁积。
    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籍,语势有停顿转折。

    成语出处:唐・杜甫《进雕赋表》:“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

  • 敦世厉俗

    dūn shì lì sú

    成语解释:使民俗敦厚,世风振兴。

    成语出处:宋・苏轼《御试制科策》:“欲兴利除害,则无其人,欲敦世厉俗,则无其具。”

  • 顿挫抑扬

    dùn cuò yì yáng

    成语解释: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成语出处:宋・魏庆之《诗人玉屑・靖节・休斋论〈归去来辞〉》:“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协声律,盖其词高甚。”

  • 禽奔兽遁

    qín bēn shòu dùn

    成语解释:遁:逃跑。
    鸟兽奔逐逃避。比喻人奔波追逐。

    成语出处:宋・苏洵《审势》:“及其后世失德,而诸侯禽奔兽遁,各固其国,以相侵扰。”

  • 疏慵愚钝

    shū yōng yú dùn

    成语解释:疏慵:懒散;愚钝:愚笨迟钝。
    懒散愚笨。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休休休,枉笑杀凌烟阁上人,有这般疏慵愚钝,孤陋寡闻。”

  • 策驽砺钝

    cè nú lì dùn

    成语解释:驱策劣马,磨砺钝刀。指勉为其难,努力从事。驽,低能的马;钝,不锋利的刀。

    成语出处:宋・岳飞《御书屯田三事跋》:“伏蒙陛下亲洒宸翰,铺述三子屯田足食之事,俯以赐臣,臣敢不策驽砺钝,仰副圣意万一。”

  • 顿足捩耳

    dùn zú liè ěr

    成语解释:形容束手无策的困态。

    成语出处:宋・王銍《默记》卷上:“晋公候于阁门,见其甚久。则顿足捩耳云:‘无及矣。’”

  • 遁世遗荣

    dùn shì yí róng

    成语解释:谓避世隐居而抛弃荣华富贵。

    成语出处:晋・慧远《答何镇南书》:“是故遁世遗荣,反俗而动。”

  • 遁世长往

    dùn shì cháng wǎng

    成语解释:避世隐居而长期不出。

    成语出处:明・归有光《白庵程翁八十寿序》:“其所见四方贤公卿大夫、名士才人有几;遁世长往、怀道蕴术之士有几?”

  • 遁天妄行

    dùn tiān wàng xíng

    成语解释:谓违背自然规律而胡作非为。

    成语出处:南朝・宋・宗炳《明佛论》:“皆违理谬感,遁天妄行,弥非真有矣。”

  • 遁身远迹

    dùn shēn yuǎn jì

    成语解释:犹言避世隐居。

    成语出处:宋・叶適《赵孺人墓铭》:“已而久不合,退居山穷水绝处,慕王霸、梁鸿夫妇,赓《麦秀》、《五噫》之歌,将遁身远迹以自娱佚。”

  • 遁阴匿景

    dùn yīn nì jǐng

    成语解释:隐藏形迹。

    成语出处:晋・陆云《南征赋》:“遁阴匿景,静言勿哗。”

  • 顿足椎胸

    dùn zú zhuī xiōng

    成语解释:同“顿足搥胸”。

    成语出处:刘立凯《五四——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广州众捣毁日货》:“社会人心异常兴奋,甚至妇人、孺子、车夫、苦力,风元不口谈抵制,戟批痛骂,握拳怒目,顿足椎胸。”

  • 拊膺顿足

    fǔ yīng dùn

    成语解释:捶胸跺脚。形容哀痛之极。

    成语出处:明・沈鲸《双珠记・母子分珠》:“叹骨肉拊膺顿足,曷胜哀痛。”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