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在中间组哪些词
1 . 百尺杵
1.人参的俗名。
2 . 百尺竿
1.古代表演杂技用的长竿。 2.高的旗竿。
3 . 百尺竿头
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4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5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比喻在取得很高的成就后争取更高的成就。
6 . 百尺楼
1.泛指高楼。 2.词牌名。即《卜算子》。因秦湛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句﹐故名。参见"卜算子"。
7 . 百尺无枝
比喻罕见的大而有用之材。
8 . 百尺堰
1.古堤坝名。
9 . 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非:不是;寒:冷。冰冻到三尺厚,不是一天冷造成的。比喻某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酝酿、积累的结果。
10 . 八尺龙
1.称骏马。
11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12 . 不遗尺寸
遗:遗漏;尺寸:形容数量小。比喻一点也不漏掉。
13 . 寸兵尺铁
比喻微小的武力。
14 . 寸长尺短
比喻人各有长处和短处。亦指微才薄技。
15 . 寸长尺技
犹言微才薄技。
16 . 寸地尺天
指一小块土地和天空。
17 . 寸进尺退
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18 . 寸男尺女
一男半女。
19 . 寸蹄尺缣
比喻收受小贿。蹄,兽蹄;缣,黄色的细绢。
20 . 寸田尺宅
比喻微薄的资产。
21 . 寸土尺地
寸、尺:比喻很少。形容极少的土地。
22 . 寸土尺金
比喻土地收益极高,极其贵重。
23 . 寸阴尺璧
阴:日影,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极言时间可贵。
24 .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
25 . 斗米尺布
指少量的粮食与布匹。
26 . 大比例尺地图
指比例尺大于或等于十万分之一的地图。常见的有军事地图、城市建设规划图和工程技术图等。是地形测量的直接成果或根据地形测量资料编绘而成。比例尺愈大,在图上所表示的区域范围愈小,而地物、地貌等内容则愈详细。
27 . 得尺得寸
得:取得,获得。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28 . 二尺半
1.方言。军装。 2.方言。指搧火用的风箱。
29 . 二尺四寸
1.汉代一般著作大都写在一尺左右长的竹简上,而儒家经典则用二尺四寸长的竹简书写,因用以指儒家经典。
30 . 斗粟尺布
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31 . 断缣尺楮
断缣:残缺不全的画幅;楮:纸。指残缺不全的书画。
32 .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诱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后用以比喻一方势力(多指正义的)增长,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势力(多指非正义的)则加倍增长。
33 . 工尺谱
1.我国古代记录乐谱的工具。由音高符号﹑调名符号﹑节奏符号和补充符号组成。晩唐时已出现,宋时称为"半字燕乐谱",并以之与十二律相配。这种记谱形式随音乐的发展和不同地区﹑不同乐种的具体运用,在各种符号的写法上有很大的差别。明中叶后,随着昆腔的流行,逐渐形成一种常式。
34 . 工尺谱
中国传统记谱法之一,以上、尺、工、凡、六、五、乙、合、四、一等十字并辅以其他符号记写乐曲而得名。最初用于记录管乐器诸孔位指法,明清时得到广泛普及,不仅用于记录管乐,而且用于记录弦乐、声乐,成为通行全国的一种记谱法,直至20世纪初五线谱、简谱传入后渐被取代。
35 . 价值尺度
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指货币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作用。如:一斤大米=一元;一件上衣=二百元。各种商品价值都能用货币衡量,表明价值的质是相同的,量是可比的,而货币本身也是有价值的。货币执行这一职能,不需现实货币,人们可以在观念上用货币来衡量商品价值,如商品标价。
36 . 量尺寸
1. 测定长短。如:来到家里为你量尺寸以手工裁制法国式女内衣。
37 . 两尺半
1.旧指军装。
38 . 六尺马
1.指普通的马。
39 . 六尺舆
1.帝王所乘的车。
40 . 六尺之孤
六尺:古代尺短,“六尺”形容个子未长高;孤:死去父亲的小孩。指没有成年的孤儿。
41 . 六尺之讬
指受嘱托抚育遗孤。
42 . 六尺之托
指受嘱托抚育遗孤。
43 .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魔:恶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
44 . 七尺躯
1.一般成人的身躯。借指男子汉,大丈夫。
45 . 七尺之躯
躯:身体。成年男子的身躯。
46 . 去天尺五
天:指宫廷或皇帝。极言与宫廷相近。
47 . 三尺布
1.指酒旗。
48 . 三尺法
1.指法律。古代以三尺竹简书法律,故称。
49 . 三尺锋
1.见"三尺青锋"。
50 . 三尺喙
1.《庄子.徐无鬼》:"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于此乎言之。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丘愿有喙三尺。"后多用以比喻能言善辩。 2.用以状嘴之长而尖利。
51 . 三尺剑
1.古剑长凡三尺,故称。
52 . 三尺焦桐
1.指琴。汉蔡邕有焦尾琴,故称。
53 . 三尺枯桐
1.三尺桐。
54 . 三尺令
1.见"三尺律"。
55 . 三尺律
1.谓法律。
56 . 三尺门里
东北方言,指家庭之内的事。
57 . 三尺男
1.指童仆。
58 . 三尺青锋
1.指剑。
59 . 三尺青蛇
1.喻剑。
60 . 三尺秋霜
1.喻剑。
61 . 三尺水
1.喻剑。
62 . 三尺桐
1.指琴。古琴身多以桐木制成。
63 . 三尺铜
1.指剑。
64 . 三尺童儿
指年幼还不太懂事的儿童。
65 . 三尺童蒙
指年幼还不太懂事的儿童。
66 . 三尺童子
指年幼不懂事的儿童。
67 . 三尺僮
1.童仆。
68 . 三尺土
1.指坟墓。
69 . 三尺雪
1.喻剑。
70 . 三尺玉
1.喻剑。
71 . 三尺之孤
1.幼小的孤儿。
72 . 三尺之木
1.指琴。
73 . 三尺轴
1.指书画裱成的三尺长短的条幅。
74 . 绳趋尺步
绳、尺:木工校曲直、量长短的工具,引申为法度;趋:快走;步:行走。指举动符合规矩,毫不随便。
75 . 山以凌尺故能高
凌迟:同“陵迟”,斜平。山峦因坡度斜平,积土面广,才能高大。形容学问逐渐积累,基础雄厚,才能高深。
76 . 天尺五
1.《辛氏三秦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汉韦曲杜曲皆三辅地﹐为贵族豪门聚居地。后遂以"天尺五"极言与宫廷相近。 2.谓离天甚近。极言其高。
77 . 枉尺直寻
枉:弯曲;直:伸直;寻: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却有一寻。比喻在小处委屈一些,以求得较大的好处。
78 . 五尺竖子
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同“五尺之童”。
79 . 五尺童子
五尺:古代尺短,所以以五尺指儿童的身高。泛指儿童。
80 . 五尺之孤
1.指年幼丧父的君主。
81 . 五尺之童
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
82 . 五尺之僮
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同“五尺之童”。
83 . 无风三尺浪
比喻无缘无故也会生出事来。
84 . 小比例尺地图
指比例尺小于或等于百万分之一的地图。采用地图投影法,先制成经纬网,再将各地理要素按相应的坐标转绘在图上,采用各种符号和文字注记,经制图综合编绘而成。
85 . 一尺捶
1.旧时用作刑具的短杖。
86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87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88 . 一尺水十丈波
一尺深的水掀起十丈高的波浪。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89 . 一尺素
1.一封书信。
90 . 一尺腰
1.谓细腰。
91 . 一尺之面
1.指长脸。古相术家以为贵相。
92 . 有尺水行尺船
1.比喻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
93 . 玉尺量才
玉尺:玉制的尺,旧时比喻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用恰当的标准来衡量人才和诗文。
94 . 鱼传尺素
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95 . 盈尺之地
几尺大的地方。形容地方非常狭小。
96 . 鱼肠尺素
指书信。
97 . 元龙百尺楼
1.《三国志.魏志.陈登传》:"﹝刘备﹞曰:'君(许汜)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后借指抒发壮怀的登临处。
98 . 咫尺千里
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99 . 咫尺书
1.见"咫尺之书"。
100 . 咫尺天涯
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离很近。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101 . 咫尺天颜
比喻离天子容颜极近。亦指天子之颜。
102 . 咫尺万里
形容画幅虽小,意境深远。后也指诗文的含意深远。
103 . 咫尺威颜
比喻离天子容颜极近。亦指天子之颜。同“咫尺天颜”。
104 . 咫尺颜
1.犹言咫尺天颜。指天子之颜。
105 . 咫尺之功
咫尺:比喻微小。微小的功劳。
106 . 咫尺之书
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107 . 咫尺姿
1.犹言咫尺天颜。
108 . 中比例尺地图
指比例尺小于1∶10万至大于1∶100万的地图。根据大比例尺地图编绘而成。
109 . 足尺加二
比喻过分、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