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铃组词
  4. 【铃】结尾能组哪些词

【铃】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宝

    1.寺庙中悬挂的铃。 2.道教称泥丸宫太一真君的流火之铃。相传此铃能驱邪恶,灭万殃。

  • 2 . 按

    1.用手按铃键。如:按铃叫仆人上来。2.用手按的铃。

  • 3 . 百子

    1.古代车上所系的一种成串的铃。

  • 4 . 扯

    1.传统杂技节目。即抖空竹。参见"抖空竹"。

  • 5 . 车

    1.安装在自行车﹑人力车等上面的铃。

  • 6 . 串

    1.用中空的金属环,内装金属丸,套在手上摇动发声的响器。旧时走江湖给人算命﹑看病的人常用以招揽顾客。 2.连贯成串的铃铛。

  • 7 . 盗

    1.见"盗铃掩耳"。

  • 8 . 铎

    1.檐铃﹐风铃。一般悬挂在高大建筑物的檐角﹐遇风即响。

  • 9 . 电

    利用电磁铁特性通电后使铃发出音响信号的装置。

  • 10 . 风

    佛殿、宝塔等檐下悬挂的铃,风吹时摇动发出声音。

  • 11 . 梵

    1.佛寺或佛塔檐角上所悬的铃铎。

  • 12 . 梵哑

    小提琴。[英violin]

  • 13 . 叮

    1.形容铃声或金属物体敲击声。

  • 14 . 钉

    1.象声词。马行时佩铃的声音。

  • 15 . 兜

    1.见"兜零"。

  • 16 . 蜂

    1.菊花名。

  • 17 . 杠

    举重器械,在横杠的两端安上圆盘形的金属片,金属片最重的50公斤,最轻的0.25公斤。金属片外加卡箍,以防止滑出。锻炼或比赛时,可以根据体力调节重量。

  • 18 . 和

    1.古代车铃。和在轼前,铃在旗上。

  • 19 . 合欢

    1.古代婚礼中所用的铃。取其音声和谐以象征夫妇和睦。参阅《通典.礼十八》引汉郑众《婚礼谒文赞》。

  • 20 . 花

    1.指用以惊吓鸟雀的护花铃。

  • 21 . 护花

    1.为保护花朵驱赶鸟雀而设置的铃。

  • 22 . 护

    1.见"护花铃"。

  • 23 . 火

    1.道士所用的法器。 2.道教亦借指人体中胆边的肉珠。

  • 24 . 劫初

    1.亦作"劫初铃"。 2.佛教传说成劫之初善顺菩萨所拾之阎浮金铃。

  • 25 . 解

    1.比喻解决纠纷﹑困难。

  • 26 . 解

    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还得由谁去解决。

  • 27 . 金

    1.金属制成的铃。 2.菊花品种名。

  • 28 . 警

    1.报警用的铃﹔亦指报警的铃声。 2.法庭上用以警众的铃。

  • 29 . 九子

    1.古代宫殿﹑寺观风檐前或帷帐上挂的装饰铃,用金玉等材料制成。

  • 30 . 曼陀

    1.即曼陀林。参见"曼陀林"。

  • 31 . 捞

    1.见"捞菱"。

  • 32 . 蕾

    棉花的花蕾和棉铃。

  • 33 . 霖

    1.喻指凄苦离愁之声。

  • 34 . 马兜

    1.亦作"马兜零"。 2.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夏日开筒状花,紫绿色。蒴果球形,通称马兜玲,为镇咳袪痰药。根茎细长,有强烈的辛香味,有解暑﹑降压﹑消炎﹑止痛的功效,通称青木香。

  • 35 . 零

    1.词牌名。即《雨淋铃》。

  • 36 . 淋

    1.指雨声。 2.即《雨霖铃》。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一百零三字,仄韵。

  • 37 .

    1.象声词。

  • 38 . 鸾

    1.车铃的一种。 2.系在马身上的响铃。

  • 39 . 鸣

    1.振铃使发声。 2.指鹁鸽铃。

  • 40 . 銮

    1.人君所乘车之铃。

  • 41 . 马

    1.系在马身上的铃铛。

  • 42 . 棉

    1.棉花的果实,初长时形状像铃,故称棉铃。

  • 43 . 门

    1.安装在门内的铃。铃键在门外,用来从门外唤人开门。近现代通常装置的是电铃。

  • 44 . 盘

    1.乐器名。

  • 45 . 碰

    又名“碰钟”、“双磬”、“铃钹”、“星”。体鸣乐器。铜制。形似一对杯状小钟,顶部有孔,以绳穿连,互击发声。多用于民间器乐合奏。

  • 46 . 塞耳偷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行为。

  • 47 . 塔

    1.佛塔上的风铃。

  • 48 . 说

    1.指琐屑的言论。

  • 49 . 讼

    1.旧时为了表示愿意听取人民的冤情﹐悬于官府大门外﹐让上诉者敲击的铃。

  • 50 . 提

    1.古时从傍晩至拂晓定时摇铃,以示太平无事。

  • 51 . 驼

    1.系挂于骆驼颈下的铃铛,随骆驼的行动而作响。

  • 52 . 驮

    1.亦作"?铃"。 2.驼铃。

  • 53 . 系

    1.明瞿汝稷《指月录》卷二三:"金陵清凉泰钦法灯禅师在众日,性豪逸,不事事,众易之。法眼独契重,眼一日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适至,眼举前语问,师曰:'系者解得。'"后因用"系铃解铃"比喻谁惹出来的问题由谁去解决。

  • 54 . 檐

    1.即檐马。

  • 55 . 哑

    1.体操器械。用木头或铁制成,两头呈球形,中间较细,以便手握,因其形似铃而无声,故名。

  • 56 . 一串

    1.明代一种役银的上解办法。要点是统一征收,分项上解。

  • 57 . 掩耳盗

    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 58 . 掩耳偷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掩耳盗钟”。

  • 59 . 预备

    1.上课铃前二三分钟的一次铃声,表示即将上课,要师生做好准备工作。

  • 60 . 邮

    1.古时邮人用以表示邮传信号的铃铎。

  • 61 . 银

    1.银制的铃。 2.常用来形容声音的清脆﹑嘹亮。

  • 62 . 雨淋

    1.见"雨霖铃"。

  • 63 . 雨霖

    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相传唐玄宗因安禄山之乱迁蜀,霖雨连日,闻栈道铃声,为悼念杨贵妃而采作此曲。双调,一百零三字,押仄声韵。

  • 64 . 雨霖

    词篇名。北宋柳永作。相传为作者科举考试失意、离开汴梁(今河南开封)时所作。上片写清秋送别时的凄凉悲切,下片想像别后的愁苦。全篇诉说委婉,情意深切。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尤为后人称道。

  • 65 . 雨

    1.谓雨中闻铃声。

  • 66 . 语

    1.挂在塔檐上的风铃﹐风吹后能丁当作响﹐故称。

  • 67 . 玉

    1.铃的美称。 2.道教语。指月亮。 3.菊名。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