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中间组哪些词
- 1 . 白首一节- 指年虽老而志节不衰。 
- 2 . 朝天一柱香- 1.见"朝天一炷香"。 
- 3 . 朝天一炷香- 1.旧时北京赶车夫的一种姿势。 
- 4 . 猜一猜谁来赴晚宴- 美国故事片。华纳影片公司1967年摄制。斯坦莱·克雷默导演,斯宾塞·屈赛、凯塞琳·赫本主演。白人女大学生乔伊带着黑人男友、医学教授强回到家里,征求父母对他俩婚姻的意见。父母感到意外,为了避免与女儿决裂,特邀瑞恩主教和强的父母来赴晚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双方父母终于同意这桩婚事,共进晚餐。 
- 5 . 别创一格- 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 
- 6 . 傲睨一切- 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 7 . 傲睨一世- 睨:斜视。高傲地旁观,对当代的一切都不看在眼里。形容傲慢自负,目空一切。 
- 8 . 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不可以一个没有,也不可以有第二个。指独一无二。 
- 9 .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 形容独一无二或唯一的。 
- 10 . 八十一元士- 1.周代官制﹐天子有八十一元士。元士即上士﹐位在大夫之下。 
- 11 . 八十一章- 1.指《老子》。世所传《老子》各本﹐皆分八十一章。 
- 12 . 八十一种好- 1.见"八十种好"。 
- 13 . 百喙一词- 犹言众口一辞。同“百喙如一”。 
- 14 . 百世一人- 指极难得的人才。 
- 15 . 百死一生- 形容生命极其危险,处于死亡的边缘。 
- 16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 17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比喻在取得很高的成就后争取更高的成就。 
- 18 . 百动不如一静- 指多动不如静待有效。 
- 19 . 百星不如一月-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 20 . 百一诗- 1.诗篇名。为汉应璩讥切时事之作。题名"百一"﹐有三说:(1)原诗可能有一百零一篇。(2)诗是五言二十句﹐正好一百字。(3)指百虑一失的意思。参阅《文选.应璩<百一诗>》唐李善注。 
- 21 . 百一钟- 1.春秋时齐国的一种税法。百石谷物税取一钟。钟﹐古量名﹐容六斛四斗。 
- 22 . 别具一格- 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 23 . 爱国统一战线- 中国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新的历史时期中的统一战线。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 24 . 爱国一家- 凡是热爱祖国的人都不分彼此,看成是一家人。 
- 25 . 安于一隅- 隅:角落。安心在某一个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进取。 
- 26 . 白跑一趟- 白白地去了一次无功而返。 
- 27 . 抱成一团- 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形容关系极为亲密。 
- 28 . 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非:不是;寒:冷。冰冻到三尺厚,不是一天冷造成的。比喻某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酝酿、积累的结果。 
- 29 . 八字还没有一撇- 1.见"八字没见一撇"。 
- 30 . 八字没见一撇- 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 31 . 八字没一撇- 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 32 . 饱餐一顿- 指大吃一顿。 
- 33 . 拔戟成一队- 1.谓自成一队独当一面。比喻别具一格。语出《左传.襄公十年》:"狄虒弥建大车之轮而蒙之以甲以为橹,左执之,右拔戟,以成一队。孟献子曰:'《诗》所谓"有力如虎"者也。'" 
- 34 . 百闻不如一见- 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 35 . 百无一成- 百:一切。形容一切的努力和作为没有一样成功,即毫无成就。 
- 36 . 百无一存- 存:存在。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指丧失殆尽。 
- 37 . 百无一二- 一百个中找不出一两个。指某一类人或事物所占比例极少。 
- 38 . 百无一堪- 指百人中无一人能胜任。 
- 39 . 百无一漏- 干一百件事,没有一件疏漏。形容有完全把握,不会失手。 
- 40 . 百无一能- 能:能力,胜任。什么都不会做。 
- 41 . 百无一失- 形容有充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 42 . 百无一是- 干一百件事,也没有做对一件。形容全都做错了,一无是处。 
- 43 . 百无一用-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 44 . 不可一世- 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 45 . 不肯一世- 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同“不可一世”。 
- 46 . 沧海一鳞- 大海中的一片鱼鳞。比喻非常渺小。 
- 47 . 沧海一粟- 粟:谷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 48 . 褒采一介- 褒:褒奖;采:采用;一介:微小。有细小的长处也可以褒奖、采用。 
- 49 . 毕其功于一役-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亦以形容急于求成。 
- 50 . 八一建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纪念日。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批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决定,将8月1日定为建军节。 
- 51 . 八一奖章- 195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国防部长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1935年9月30日至1937年7月6日)有功人员的奖章。不分级,授予1935年10月20日以后参加红一方面军、1936年9月30日以后参加红二或红四方面军、1935年9月30日以后参加陕北红军或红二十五军的连级及其以下人员。 
- 52 . 八一面- 1.亦称"八一通粉"。 2.每百斤小麦磨取八十一斤面粉。为国内市场供应的普通上白头号面粉。 
- 53 . 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在江西省南昌市中山路洗马池。原为江西大旅社,是一座五层楼的洋房。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总指挥部设此。1957年在此建立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4 . 八一起义- 见“南昌起义”(84页)。 
- 55 . 八一三事变- 亦称“淞沪会战”。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为了占领中国的经济中心,迫使国民政府投降,于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淞沪抗战爆发。国民政府下达全国总动员令,调集七十万大军投入淞沪战场。日军兵力也增至三十万。11月5日,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迂回守军侧后。中国守军被迫撤退。12日,淞沪陷落。 
- 56 . 八一通粉- 1.见"八一面"。 
- 57 . 八一宣言- 即“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56页)。 
- 58 . 八一勋章- 195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决议,由国家主席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分为三级。一级授予当时师级及其以上干部。二级授予当时团、营级干部。三级授予1935年10月20日前参加红一方面军、1936年9月30日前参加红二或红四方面军、1935年9月30日前参加陕北红军或红二十五军以及1937年7月6日前坚持各地游击战争或参加东北抗日联军的连级及其以下人员。 
- 59 . 不能赞一词- 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 60 . 不能赞一辞- 赞:赞助;赞一辞: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 61 . 百不为多,一不为少- 1.谓难得的好人或好东西。 
- 62 . 百不为多,一不为少- 指难得的好人或好东西。 
- 63 . 百不一存- 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 
- 64 . 百不一贷- 犹言无一宽免。 
- 65 . 百不一爽- 爽:失,差。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 
- 66 . 百不一遇- 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形容极其难得。 
- 67 . 百虑一致- 指使各种不同的思想归于一致。 
- 68 . 百密一疏- 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 
- 69 . 半解一知- 指理解得不深,知道得很少。同“一知半解”。 
- 70 . 拚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1.形容再难的事,只要豁出命来,也敢干下去。 
- 71 . 谤书一箧- 谤书:毁谤别人的文书;箧:箱子。比喻私下对人攻击。 
- 72 . 不名一格- 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 73 . 不名一钱-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 74 . 不名一文-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 75 .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鸣;鸟叫。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 76 . 报刘一丈书- 散文篇名。明代宗臣作。明嘉靖年间,奸相严嵩父子擅权纳贿,朝政腐败。作者揭露了当时无耻士大夫奔走权门的丑态,以及奸相的做作虚伪和相府门人的敲诈勒索,表明了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立场。笔锋犀利,是传诵的讽刺名篇。 
- 77 . 抱一为式- 抱:持,守;式:榜样,规范。指不贪多,不外求,把守一作为天下人的榜样。 
- 78 . 不染一尘- 形容清高廉洁。同“一尘不染”。 
- 79 . 别开一格- 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 
- 80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 81 . 吃一节,剥一节- 1.犹言拖过一天算一天。 
- 82 . 吃一看十- 1.指筵席上菜肴丰富,但实际吃的少,摆着看的多。 
- 83 . 背城一战- 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84 . 背水一战-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 85 . 彼此一样- 指两者完全一样。 
- 86 . 彼一时,此一时-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 87 .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那也是一种是非,这也是一种是非。比喻说话圆滑,不得罪人。 
- 88 . 不赞一词- 一句话也不说。 
- 89 . 不赞一辞- 原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一句话也不说。 
- 90 . 吃一箝二看三- 1.形容嘴馋﹑贪吃。 
- 91 . 吃一堑,长一智- 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 92 . 不越雷池一步- 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不敢越过界限,形容拘谨。 
- 93 . 别树一旗- 比喻与众不同,加成一家。 
- 94 . 别树一帜- 树:立;帜:旗帜。比喻另创一家或另创局面。 
- 95 . 不顾一切- 什么都不顾。 
- 96 . 不管一二- 不论是非情由,不顾后果。 
- 97 . 表里一致- 犹表里如一。 
- 98 . 别张一军- 张:设立;军:军队。另外建立一支军队。也比喻另外开辟新的领域。 
- 99 . 别置一喙- 插一句嘴。比喻提出不同意见。 
- 100 . 别作一眼- 指另眼(相看)。 
- 101 . 不惜一切- 为了达到目的不吝惜所花费的代价。 
- 102 . 冰心一片- 冰心:清洁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 103 . 并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 104 . 不一定- 1.谓不能确定。 
- 105 . 不一端- 1.不止一个方面。 
- 106 . 不一而足- 足:充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 107 . 不一会儿- 1.没有多久的时间。 
- 108 . 不一其人- 那样的人不止一个。 
- 109 .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同“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 110 . 伯乐一顾- 比喻受人知遇赏识。 
- 111 . 不屑一顾- 不屑:不值得,不愿意;顾:看。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 112 . 不以一眚掩大德- 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 113 . 不易一字- 不更动一个字。形容文章写得又快又好。 
- 114 . 不拔一毛- 比喻非常吝啬。同“一毛不拔”。 
- 115 . 不敢越雷池一步- 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 116 . 不堪一击- 不堪:经不起。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也形容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 
- 117 . 尝鼎一脔-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 118 . 不直一钱- 鄙视之词,犹言毫无价值。比喻无能或品格卑下。 
- 119 . 不直一文- 鄙视之词,犹言毫无价值。比喻无能或品格卑下。 
- 120 . 不值一驳- 不值得批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