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緑组词
  4. 【緑】开头能组哪些词

【緑】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背甲附生绿藻的金龟或水龟。可供观赏。古代以为瑞物。

  • 2 . 帽儿

    1.见"緑帽子"。

  • 3 . 帽子

    1.亦作"緑帽儿"。 2.即绿头巾。

  • 4 . 蒙蒙

    1.浓绿貌;繁盛貌。

  • 5 .

    1.即绿茶。 2.指绿色的茶树。

  • 6 . 内障

    1.即青光眼。由于眼内压力增高而引起的眼病,症状为瞳孔放大,角膜水肿,呈灰绿色,剧烈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如不及时医治,可致失明。

  • 7 .

    1.果实名。林檎(俗称花红)的一类。色青,故称绿柰。

  • 8 . 呢大轿

    1.用绿呢作帷障的轿子,由八人扛抬。后多为官员所乘,故也称官轿。

  • 9 . 女红男

    1.服装艳丽的青年男女。

  • 10 .

    1.古时低级官员的袍服。 2.指新科进士的袍服。

  • 11 . 袍槐简

    1.指古代低级官员所服用的绿色官服和槐木手版。

  • 12 .

    1.绿色美酒。

  • 13 .

    1.茶名。见清厉荃《事物异名录.饮食.茶》。

  • 14 .

    1.青绿色。

  • 15 .

    1.见"緑萍"。

  • 16 .

    1.亦作"緑苹"。 2.绿色的浮萍。

  • 17 . 葡萄

    1.葡萄的一种。

  • 18 . 蒲节

    1.即端午节。民俗于端午节在门户上插绿色菖蒲与艾以祓除不祥,故称。

  • 19 .

    1.绿色的水滨。

  • 20 .

    1.(緑lù)即绿营。清代招募汉人所组织之军队俱用绿旗,故称绿旗兵。

  • 21 .

    1.古琴名。 2.泛指琴。 3.绿色的丝绸。

  • 22 . 绮琴

    1.古琴名。传说汉司马相如作《玉如意赋》,梁王悦之,赐以绿绮琴。后即用以指琴。

  • 23 .

    1.青苔的别称。 2.指榆荚。榆荚形似钱串,故名。

  • 24 .

    1.唐代诗人女道士鱼玄机之侍女,为鱼玄机所笞杀。见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鱼玄机》。后常用指侍婢。

  • 25 .

    1.绿绮琴之省称。泛指琴。

  • 26 . 沁沁

    1.形容绿色植物清香沁人。

  • 27 .

    1.矿石名。又称扁青﹑石绿。可用为国画颜料。

  • 28 .

    1.竹的别名。

  • 29 .

    1.磁性已消失的磁石,可作药材。

  • 30 .

    1.纤细繁密的绿草。 2.绿草纤细繁密的样子。

  • 31 . 茸茸

    1.碧绿而繁密貌。

  • 32 .

    1.指绿茶泡出的液汁。

  • 33 .

    1.形容草木繁茂。

  • 34 .

    1.绿色的莎草。 2.泛指绿草地。

  • 35 .

    1.绿色短上衣。 2.唐代下级官员的朝服为绿色,因以"緑衫"表示官位卑微。

  • 36 .

    1.喻绿叶。

  • 37 .

    1.茶叶。以其形似舌,故名。

  • 38 .

    1.见"緑蛇"。

  • 39 .

    1.亦作"緑虵"。 2.绿色的蛇。传说中有一种灵蛇为绿色。汉末甄后入魏宫,宫庭有一绿蛇,口中恒有赤珠若梧子,不伤人。后每梳妆,蛇则盘结为髻形于前。后异之,因效而为髻,巧夺天工,故后髻每日不同,号为灵蛇髻。见《说郛》卷三一引《采兰杂志》。 3.古代传说中的骏马名。

  • 40 .

    1.亦作"緑沉"。 2.浓绿色。 3.凡器物之浓绿或被漆﹑染为浓绿色者常冠以"緑沈"。

  • 41 . 生生

    1.碧绿鲜嫩貌。

  • 42 .

    1.笋名。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

  • 43 .

    1.石贵的砚石,所制砚称"緑石砚"。绿石产于归州(在今湖北),一说产于洮河。

  • 44 . 石砚

    1.一种名贵的砚台。参见"緑石"。

  • 45 .

    1.见"緑綟绶"。

  • 46 .

    1.碧绿的水。 2.古舞曲名。一名"渌水"。

  • 47 . 水青山

    1.指美丽的河山。

  • 48 .

    1.绿色丝缕。 2.指柳丝。

  • 49 . 檀枪

    1.犹绿沈枪。染成浓绿色的枪。

  • 50 .

    1.古代弓上的绿色绳索,用作装饰品。

  • 51 .

    1.绿色厚缯。

  • 52 .

    1.唐代书法家怀素的居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东门外。

  • 53 .

    1.绿色的洲渚。

  • 54 .

    1.绿色梧桐树。桐木佳者可以制琴,因亦借指琴。

  • 55 .

    1.指绿头鸭。

  • 56 . 头巾

    1.绿色头巾。汉代卑贱者所服。唐代李封责令罪人裹绿头巾以示辱。元明两朝娼妓﹑乐人家中男子都规定戴绿头巾。后俗称妻有外遇为戴绿头巾。

  • 57 . 头牌

    1.亦称"緑头签"。 2.清制,凡进见皇帝者,皆用粉牌书写姓名﹑履历。牌头饰绿色者称绿头牌。 3.清代沿明制,凡遇紧急事务或事涉琐细,由六曹章奏者,即用绿头木牌,以满文书节略于其上,称为绿头牌。 4.清代用以捕人或赦免罪人的木牌。用绿色漆牌头,称绿头牌或绿头签。

  • 58 . 头签

    1.见"緑头牌"。

  • 59 . 头鸭

    1.雄性野鸭。头和颈部为绿色,故名。 2.唐教坊曲名。又词牌名。亦称《多丽》﹑《鸭头绿》。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双调一百三十九字。前段十三句六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

  • 60 .

    1.即箓图。颇似汉之谶纬书。盖预言人世祸福之书。

  • 61 .

    1.青黑色笋壳。

  • 62 . 汪汪

    1.形容碧绿而滋润。

  • 63 .

    1.绿色的图箓。

  • 64 . 文赤字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符瑞。谓江河所出图箓皆为绿色,或用朱书刻于石碑上,故云。

  • 65 .

    1.丛生的绿草。

  • 66 .

    1.青茫茫的雾气。

  • 67 .

    1.指弓弦。 2.指绿沈弓。

  • 68 . 线

    1.喻柳丝。

  • 69 .

    1.绿色小竹。

  • 70 . 熊席

    1.用熊皮所制之坐席。

  • 71 . 须姜

    1.中药材细辛之别名。见宋陶谷《清异录.药谱》。

  • 72 .

    1.绿色美酒。

  • 73 .

    1.见"緑头鸭"。

  • 74 .

    1.绿色嫩叶。 2.绿茶名。

  • 75 .

    1.矿石名。又名盐绿﹑石绿。中医用以入眼药。

  • 76 .

    1.亦作"緑腰"。 2.唐代乐曲名。贞元时乐工进曲,德宗令录出要者,故称"录要",后转呼"绿腰",或作"六幺"。见唐段安节《琵琶录》﹑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三。

  • 77 . 云衣

    1.指新进士所穿的绿袍。

  • 78 .

    1.藻类植物的一门,产于淡水﹑海水或湿地﹑树干上,植物体呈绿色或黄绿色,如水绵﹑海苔﹑石莼等。

  • 79 .

    1.绿色头巾。古代供膳仆役所服,也是一般地位卑贱者的服式。 2.以绿帻为宠臣之冠。 3.用以指浮薄少年的冠服。

  • 80 .

    1.即青词。旧时道士祭天时所写的奏章表文,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故名。

  • 81 .

    1.见"緑针"。

  • 82 . 蓁蓁

    1.形容浓绿。

  • 83 . 峥峥

    1.见"緑蓁蓁"。

  • 84 .

    1.水中草木繁茂的陆地。 2.沙漠中有水﹑草的地方。

  • 85 .

    1.绿色醇酒。

  • 86 .

    1.人名。晋石崇爱妾,相传本白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梁氏女,美而艳,善吹笛,后为孙秀所逼,坠楼而死。后诗文中泛指美女。

  • 87 . 珠江

    1.江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双角山下。相传晋代美女绿珠出生于此,因以为名。

  • 88 . 珠井

    1.井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西双角山下。相传为晋石崇之妾绿珠故居所在。

  • 89 . 珠楼

    1.楼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相传洛阳昭仪寺有绿珠楼,为晋石崇宠妾绿珠所居。

  • 90 . 珠潭

    1.潭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相传洛阳昭仪寺有池名狄泉,原为晋石崇家池,池南绿珠楼为绿珠所居,故此池亦称绿珠潭。

  • 91 . 珠坠楼

    1.指晋石崇爱妾绿珠被强暴所逼坠楼而死之事。

  • 92 .

    1.菉草与萹竹。

  • 93 . 柱石

    1.矿物名。主要成分为硅﹑铍与铝,常成柱状晶体,色翠绿乃至淡绿,光泽似玻璃,多产于花岗岩﹑云母片岩中,是提炼铍的主要原料。亦可用作装饰品,最珍贵者为祖母绿与水蓝宝石。

  • 94 . 柱玉

    1.一名翠玉,又名祖母绿。一种透明翠绿色的绿柱石,为贵重的装饰品。参见"緑柱石"。

  • 95 . 庄严

    1.草名。玉簪之别名。见宋陶谷《清异录.护阶君子》。

  • 96 .

    1.形容绿而鲜润。 2.借指绿叶。

  • 97 .

    1.古代石碑上刻的文字,填以色漆,故称绿字。 2.河图上的绿色文字。

  • 98 .

    1.见"緑樽"。

  • 99 .

    1.亦作"緑尊"。 2.酒杯。

  • 100 .

    1.绿萼梅的省称。

  • 101 . 萼梅

    1.亦作"緑蕚梅"。 2.梅花之一种。萼片为绿色。

  • 102 . 蕚梅

    1.见"緑萼梅"。

  • 103 .

    1.亦作"緑駬"。 2.古骏马名。传说为周穆王八骏之一。

  • 104 . 耳公

    1.马的别称。

  • 105 . 耳梯

    1.南唐李从谦乘马采高枝桃花,因自称其马为"緑耳梯"。

  • 106 .

    1.见"緑耳"。

  • 107 .

    1.乌黑而有光泽的头发。 2.借指年轻人。

  • 108 .

    1.无机化合物,是含有七个分子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呈蓝绿色。可用以制染料﹑墨水和农药等。

  • 109 .

    1.指花苞。花未开时,花苞为绿色,故称。 2.指莲房。 3.指槟榔的果实。

  • 110 .

    1.将新鲜绿色植物的嫩茎叶翻压在地里,经过发酵而成的有机肥料。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大部分绿肥也可用作饲料。

  • 111 . 肥红瘦

    1.谓绿叶繁茂,红花凋谢。

  • 112 . 肥作物

    1.用作绿肥的农作物。如紫云英﹑金花菜等。参见"緑肥"。

  • 113 .

    1.竹的别名。新笋成竹时,节间有粉,故称。

  • 114 .

    1.绿色的车盖。 2.喻荷叶。

  • 115 .

    1.矿石名。可作建筑材料。

  • 116 .

    1.绿色臂衣。臂衣犹今之袖套。

  • 117 .

    1.绿色桂树。 2.传说为仙家之树,其膏可燃以照明。晋王嘉《拾遗记.燕昭王》:"九年,昭王思诸神异。有谷将子,学道之人也,言于王曰:'西王母将来游,必语虚无之术。'不踰一年,王母果至。与燕昭王游于燧林之下,说炎帝钻火之术。取緑桂之膏,燃以照夜。"后因以"緑桂"为灯烛的典故。

  • 118 .

    1.荔枝名。

  • 119 . 荷包

    1.一种荔枝的名称。色绿微紫,产于福建漳州。

  • 120 .

    1.鹤子草的别名。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