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开头能组哪些词
- 1 . 训爱- 1.教诲爱护。 
- 2 . 训保- 1.训导保育。 
- 3 . 训毖- 1.谓训教之使知戒慎。 
- 4 . 训兵- 1.练兵。 
- 5 . 训裁- 1.教诲裁制。 
- 6 . 训勑- 1.见"训敕"。 
- 7 . 训长- 1.谓抚育并教诲。 
- 8 . 训程- 1.教诲﹑课督。 
- 9 . 训斥- 1.训诫与斥责。 
- 10 . 训饬- 1.教训戒勉。 
- 11 . 训敕- 1.亦作"训勑"。 2.君上对臣下告谕﹑诫饬。 
- 12 . 训传- 1.对词语﹑文句的解说。 
- 13 . 训词- 1.帝王的诰敕文词。 2.旧指上对下教导和告诫的话。 
- 14 . 训辞- 1.训教之言。 
- 15 . 训从- 1.谓跟从指引。 
- 16 . 训导- 1.教诲开导。 2.学官名。明清府﹑州﹑县儒学的辅助教职。 
- 17 . 训道- 1.教诲开导。 2.指引﹑向导。 
- 18 . 训德- 1.犹顺德。谓遵从天生的至诚德性。训﹐通"顺"。 
- 19 . 训迪- 1.教诲启迪。 
- 20 . 训典- 1.王者教导民众的法则。 2.指先王典制之书。后泛指奉为典则的书籍。 
- 21 . 训定- 1.谓平定之而使顺服。 
- 22 . 训督- 1.训教督促。 
- 23 . 训读- 1.训蒙教读。 2.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读汉字﹐叫训读。 
- 24 . 训对- 1.对训示的对答﹑争执。 
- 25 . 训发- 1.训解阐发。 
- 26 . 训罚- 1.训责惩处。 
- 27 . 训法- 1.训释的法则。 
- 28 . 训范- 1.犹仪范。 
- 29 . 训服- 1.驯服﹔使顺服。 
- 30 . 训抚- 1.训诲安抚。 2.教育抚养。 
- 31 . 训辅- 1.训导辅弼。 
- 32 . 训告- 1.犹教导﹔训诫。 
- 33 . 训诰- 1.《尚书》六体中训与诰的并称。训乃教导之词﹐诰则用于会同时的告诫。 2.泛指训导告诫之类的文辞。 
- 34 . 训革- 1.训诫。 
- 35 . 训格之言- 指可以奉为行为准则的教诲之言。 
- 36 . 训恭- 1.谓遵行恭敬之道。 
- 37 . 训诂- 指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古书中的词语。 
- 38 . 训诂学- 1.中国传统的主要以研究古代书面语言为内容的专门学问。旧时只将它看作是"小学"的一个部门﹐如今有发展成为一门有科学体系的汉语语义学的倾向。其著作大体有两类。一类是专为解释某部经典著作而写的﹔一类是搜集词语﹐分类编次﹐解释其意义的。前者如《论语注疏》﹑《孟子注疏》等﹔后者如《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等。 
- 39 . 训故- 1.即训诂。 
- 40 . 训规- 1.教训规诫。 2.训教的规条。 
- 41 . 训狐- 1.鸮的别名。俗称猫头鹰。 
- 42 . 训胡- 1.即训狐。 
- 43 . 训护- 1.教导保护。 
- 44 . 训化- 1.教化﹑训诲。 
- 45 . 训话- 1.旧指上级对下属教导和告诫的话。 
- 46 . 训诲- 教导。用于上级对下级,尊长对晚辈:从父亲的训诲中受到教育。 
- 47 . 训戢- 1.整训抚绥。 
- 48 . 训俭- 1.训示以节俭。 
- 49 . 训鉴- 1.训典龟鉴。 
- 50 . 训讲- 1.谓讲经说法。 
- 51 . 训奬- 1.训教劝勉。 
- 52 . 训教- 1.谓施教化﹐使顺服。 2.教导﹔教训。 3.指谕告的文书。 
- 53 . 训解- 1.训释解说。 
- 54 . 训戒- 1.见"训诫"。 
- 55 . 训诫- 中国公安机关和法院对某些违法犯罪分子所作的批评教育。需要予以训诫的,犯罪情节轻微而免予刑事处分的人,在民事案件中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人,妨害民事诉讼的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由法院予以训诫;不满十四岁违反治安管理的人,由公安机关予以训诫。 
- 56 . 训经- 1.谓以国之常法教民。 
- 57 . 训井- 1.谓教以亲操井臼﹐习知劳苦。 
- 58 . 训儆- 1.犹训诫。 
- 59 . 训聚- 1.谓繁殖人口﹐积聚物资﹐教育人民﹐训练军队。语本《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 60 . 训开- 1.教导启迪。 
- 61 . 训课- 1.教育和课试﹔训诲和督促。 
- 62 . 训厘- 1.训教治理。 
- 63 . 训厉- 1.教诲勉励。 
- 64 . 训励- 1.教诲勉励。 
- 65 . 训练- 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学习和辅导掌握某种技能:军事训练|电脑训练班。 
- 66 . 训练有素- 素:平素,向来。平时一直有严格的训练。 
- 67 . 训炼- 1.训练。 
- 68 . 训领- 1.教训引导。 
- 69 . 训令- 1.命令告谕。 2.旧指上级对下属机关有所晓谕或差委时所用的公文。 
- 70 . 训旅- 1.训练师旅。 
- 71 . 训率- 1.训练﹑统率。 2.教训﹑引导。 
- 72 . 训蒙- 1.教育儿童。多指旧时学塾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语本《书.伊训》﹕"具训于蒙士。"孔颖达疏﹕"蒙谓蒙稚﹐卑小之称。" 
- 73 . 训蒙师- 1.旧称学塾的启蒙老师。也叫塾师。 
- 74 . 训勉- 1.训教勉励。 
- 75 . 训民- 1.教导民众。 
- 76 . 训名- 1.父﹑师所命之名。犹学名。 
- 77 . 训命- 1.敕命。 
- 78 . 训谟- 1.《尚书》六体中训与谟的并称。后亦用以泛指训教谋画之词。 
- 79 . 训谋- 1.训教﹑谋画。 
- 80 . 训农- 1.谓教民务农。 
- 81 . 训齐- 1.教化﹑齐一。 2.训练整治。 
- 82 . 训器- 1.相传孔子观于鲁桓公庙﹐以敧器为喻训教弟子力戒骄满。典出《荀子.宥坐》。 
- 83 . 训切- 1.谓恳切训勉。 
- 84 . 训禽荒- 1.谓以迷于畋猎将导致亡国为训。语本《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必不亡。"孔传﹕"作﹐为也。迷乱曰荒。色﹐女色。禽﹐鸟兽。" 
- 85 . 训人- 1.指教导公卿子弟的师长。 2.诲民。 3.训斥人。 
- 86 . 训戎- 1.训诫军旅。 2.整饬武备。 
- 87 . 训师- 1.训练军队。 
- 88 . 训识- 1.教养和识见。 
- 89 . 训士- 1.训教生员﹑士子。 
- 90 . 训世- 1.谓教诲世人。 
- 91 . 训示- 1.训导指示。后多指上级对下属或长辈对晩辈的指示。 
- 92 . 训式- 1.谓典范﹐榜样。语本《诗.大雅.烝民》﹕"古训是式﹐威仪是力。"郑玄笺﹕"故训﹐先王之遗典也﹔式﹐法也。" 
- 93 . 训事- 1.谓训示应做的事。 
- 94 . 训释- 1.注解﹔解释。 2.教训并释放。 
- 95 . 训誓- 1.《尚书》六体中的训与誓的并称。训乃教导之词﹐誓则用于军旅。 2.谓训导告诫军旅。 
- 96 . 训授- 1.教授﹔传授。 
- 97 . 训塾- 1.训蒙的学塾。 
- 98 . 训束- 1.教诲约束。 
- 99 . 训说- 1.训释解说。 
- 100 . 训祀- 1.指有关祭祀时牺牲﹑粢盛﹑尊彝﹑俎豆之数礼有常法的训诫。语本《书.高宗肜日》﹕"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祖巳训诸王﹐作《高宗肜日》……呜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无丰于昵。"孔传﹕"祭祀有常﹐不当特丰于近庙﹐欲王因异服罪而改修之。" 
- 101 . 训诵- 1.训徒诵读。 
- 102 . 训俗- 1.教化民众。 2.佛教指讲经说法训迪世俗之人。 
- 103 . 训肃- 1.讲解﹑整肃。 
- 104 . 训讨- 1.训练整治。 
- 105 . 训条- 1.犹教条。亦指逐项开列﹑命令下属遵照执行的训示。 
- 106 . 训徒- 1.训练军卒。 2.训教生徒。 
- 107 . 训武- 1.讲习武事。 
- 108 . 训物- 1.谓教诲民人。 
- 109 . 训习- 1.训练教习。 
- 110 . 训狎- 1.驯服亲近。训﹐通"驯"。 
- 111 . 训谐- 1.谓加以训诲而使彼此和谐。 
- 112 . 训心- 1.涵育心性。 
- 113 . 训刑- 1.谓宣传﹑解释刑法。语本《书.吕刑序》﹕"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孔传﹕"吕侯以穆王命作书﹐训畅夏禹赎刑之法﹐更从轻以布告天下。" 
- 114 . 训型- 1.谓作为典范以教育他人。 
- 115 . 训勖- 1.训教勉励。 
- 116 . 训学- 1.教学。 
- 117 . 训雅- 1.《诗》《书》的代称。训为《书》六体之一﹔雅为《诗》六义之一﹐故称。泛指诗书。 
- 118 . 训言- 1.教诲之言。 
- 119 . 训养- 1.训教养育。 2.驯养。 
- 120 . 训业- 1.指讲德谈经的儒者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