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中间组哪些词
1 . 百事大吉
指一切顺利;平安无事。
2 . 百事可乐
1. 英语 pepsi-cola 的译音,美国生产的一种饮料。
3 . 百事通
1.谓事事通晓。
4 . 百事无成
犹言一事无成。什么事情都没成功。
5 . 阿尊事贵
尊、贵:指地位官爵高的权贵。迎合和侍奉权贵。
6 . 哀死事生
哀恸死者,侍奉生者。
7 . 不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不出现的事情。如从混有四件次品的产品中任意抽取五件,那么“它们全部是次品”就是一个不可能事件。是随机事件的一种极端情形。
8 . 安全理事会
联合国的重要机构之一。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它是联合国唯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由十五个理事国组成,中、法、苏(后由俄罗斯接替)、英、美为常任理事国,其余十国为非常任理事国,由联合国大会选出,任期两年。安全理事会的决议除程序性问题外必须得到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简称安理会。
9 . 必然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出现的事情。如从混有四件次品的产品中任意抽取五件,那么“其中必有一件是正品”就是一个必然事件。是随机事件的一种极端情形。
10 . 八一三事变
亦称“淞沪会战”。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为了占领中国的经济中心,迫使国民政府投降,于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淞沪抗战爆发。国民政府下达全国总动员令,调集七十万大军投入淞沪战场。日军兵力也增至三十万。11月5日,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迂回守军侧后。中国守军被迫撤退。12日,淞沪陷落。
11 . 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
一起重大的公害事故。1984年12月,位于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所属的一家农药厂发生地下储罐毒气泄漏,使制造农药杀虫剂等化工产品的中间产物异氰酸甲酯大量外逸。致使二十多万人不同程度地中毒,其中二千五百人死亡,并有大量牲畜和其他动物死亡,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12 . 败事有余,成事不足
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13 . 办事大臣
官名。清代在西藏、青海、新疆等地设有办事大臣,掌理当地军政及宗教事务。
14 . 办事员
机关工作人员的一种职别,在科员之下。
15 . 不明事理
明:明白,懂得。不懂得事物的道理。
16 . 本事人
1.旧时使女之一种。
17 . 丑事外扬
不光彩、见不得人的事在外面到处传扬。
18 . 成事不说
说:解说。原指事情已成,不要再解说;后指事情已过,不要再解说。
19 .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
说:言论;遂:完成;谏:劝说。已做过的事不必再解释,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劝说了。含既往不咎之意。
20 .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不能把事情办好,反而把事情弄坏。多用来指斥办事拙劣或故意不让事情办成的人。
21 . 成事不足,坏事有余
成:成就;足:足够。指事情不但办不好,反而把事情弄坏。用于指责办事拙劣或故意不让事情办成的人。
22 . 波士顿倾茶事件
北美殖民地波士顿人民反英斗争事件。为反对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茶叶贸易,1773年12月16日夜间,数名波士顿人化装成印第安人,潜入东印度公司的三艘运茶船,将船上装的茶叶倒入海里。
23 .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同“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24 .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25 . 不如意事常八九
指不合心意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26 . 不事边幅
指不修边幅。
27 . 触事面墙
遇事像面对墙壁而立,一无所知。
28 . 春事阑珊
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29 . 吃菜事魔
1.亦作"吃菜事魔"。 2.宋代民间有明教,一人为魔头,结党事之,皆菜食,不茹荤,官书称之为"吃菜事魔"。
30 . 传事板
1.即云版。旧时官署和权贵之家都以击云板为报事集众的信号。
31 . 慈善事业
私人或社团基于人道主义精神或宗教观念,对贫困者或灾民进行金钱、实物捐助的社会救济活动。慈善事业对接济贫困、提倡互助互爱、维护社会稳定起一定作用,现成为社会救济和福利事业的组成部分。
32 . 炊事员
1.在集体单位中担任炊事的人。
33 . 大连海事大学
中国以海洋运输及管理工程为主的大学。校址在大连。创建于1953年。原名“大连海运学院”。系由原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组成。1996年改现名。设有航海、轮机、船舶电气工程、航政及海运管理等系和研究生部等。
34 . 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化:变。经过妥善处理,将大事化成小事,小事变成没事,息事宁人。
35 . 大事记
1.把重大事件按年月日等顺序记载﹐以便查检的材料。
36 . 大事夸张
1. 不适当地夸大,言过其词。如:报道应尽量符合实际,不应大事夸张。
37 . 大事年表
1.把以往发生过的较大事件根据某一主题按年代排列起来的一种参考资料。
38 . 大事铺张
指对场面特别安排,过于讲究,以显示自己的阔绰。多用于婚丧大事。
39 . 大事去矣
去:失去。形容事情无法挽回了。多指政权丧失,国家灭亡等大事。
40 . 二二六事件
日本法西斯军人的武装政变事件。1936年2月26日,日本军队中一批“少壮派”军官在东京发动兵变,杀死多名政府大臣,企图建立法西斯军阀政府。由于军阀集团的内讧,政变于29日被平息。此后上台的广田弘毅内阁,加紧实行全面军国主义化,使日本迅速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41 . 从事衫
1.指军服。
42 . 此事体大
体:体制,规模。这件事性质重要,关系重大。
43 . 大事不糊涂
指在有关政治的是非问题上能坚持原则,态度鲜明。
44 . 大事化小
化:变。经过妥善处理,将大事化成小事。
45 . 段太尉逸事状
传记篇名。唐代柳宗元作。段太尉即段秀实,唐中期名臣。通过段秀实的几件逸事,刻画了他勇于与强暴抗争、真心关怀人民的动人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骄兵悍将的飞扬跋扈和人民被任意欺虐的现实。
46 . 当事人
与某种法律事实有直接关系的人。如签订出版合同的作者和出版社就是该合同的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当事人就是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47 . 当事者
1.当权的人。 2.身当其事的人。
48 . 都给事中
1. 官名。六科的长官,掌管侍从、规谏、稽察、补阙、拾遗等事。如:都给事中舒化论瑞迂滞不达政体。——《明史·海瑞传》。
49 . 洞彻事理
洞彻:透彻,深远;理:道理,规律。深入透彻了解事物规律。
50 . 洞达事理
洞达:透彻,深远;理:道理,规律。深入透彻了解事物规律。
51 . 多事多患
管的事情多,就容易招祸患。
52 . 多事之秋
多事:事故或事变多;秋:时期。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
53 . 风流事过
指细小的过错。
54 . 董事会
某些企业或学校、团体等的领导机构。
55 . 东窗事发
比喻阴谋已败露。
56 . 东窗事犯
比喻阴谋已败露。同“东窗事发”。
57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58 .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豫:通“预”,事先准备。指做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59 . 对立事件
又称“逆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但其中必有一个发生的两个随机事件。如“抽验到次品数不超过5”与“抽验到次品数超过5”就是对立事件。
60 . 多诺拉烟雾事件
一次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1948年10月发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该镇地处河谷,当地工厂和机车排放的多种有害气体与浓雾混合后笼罩地面,空气有刺激性气味,持续五天之久,使近六千人(占全镇人口的43%)发病,十余人死亡。学者推断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产物同大气中尘粒的结合是关键的致害因素。
61 . 断事官
1.官职名。北齐僧职有断事沙门﹐掌断处僧人犯佛教戒律之事。元至正初设断事官一员﹐后增至八员﹐隶枢密院﹐掌管裁决军府刑政狱讼的事务。明初太祖置行枢密院﹐寻改置大都督府﹐下设有断事官﹐总治五军刑狱﹐后废除。参阅宋赞宁《僧史略.杂任职员》﹑《元史.百官志三》﹑《明史.职官志五》。
62 . 断事如神
断:判断。形容判断事情非常准确。
63 . 断事以理
断:判断。根据道理来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
64 . 访事人
1.旧指通讯社或报馆派往各地采访新闻的人。
65 . 访事员
1.即访事人。
66 . 饿死事大
饿死人是大事。
67 .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失节:原为封建礼教指女子失去贞操,后泛指失去节操。贫困饿死是小事,失节事情就大了。
68 . 恶事传千里
恶事:坏事,丑事。形容败坏名誉的事很容易传开来。
69 . 恶事行千里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含有劝告的意思)。
70 . 儿童福利事业
国家和社会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而举办的社会福利事业。如:建立儿童公园、儿童娱乐中心、儿童剧场、儿童医院及保健中心、儿童图书馆以及儿童福利院等。
71 . 法律事实
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如结婚产生夫妻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结婚即为法律事实;死亡引起婚姻法律关系的消亡、继承法律关系的产生,死亡即为法律事实。
72 . 公用事业
城市和乡镇中供居民使用的电报、电话、电灯、自来水、公共交通等企业的统称。
73 . 功成事立
功业成就,事业建立。
74 . 给事黄门
1.官名。给事黄门侍郎的省称。
75 . 给事黄门侍郎
1.官名。西汉时郎官给事于黄门(宫门)之内者称黄门郎或黄门侍郎。东汉始设为专官,或称给事黄门侍郎。其职为侍从皇帝,传达诏命。
76 . 给事郎
1.官名。隋改给事中为给事郎。
77 . 给事中
1.官名。秦汉为列侯﹑将军﹑谒者等的加官。侍从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参议政事,因执事于殿中,故名。魏或为加官,或为正官。晋代始为正官。隋唐以后为门下省之要职,掌驳正政令之违失。元以后废门下省而设给事中。明制分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掌侍从规谏,稽察六部之弊误,有驳正制敕违失之权。清代隶属都察院,与御史同为谏官,故又称给谏。省称给事。
78 . 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中附带民事诉讼”的简称。在一个刑事案件中附带提起的关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引起的民事赔偿问题的诉讼。只有在被害人的物质损失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情况下,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79 . 盖棺事定
犹盖棺论定。指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80 . 干事人
1.干练而有办事才能的人。 2.指办事人员。
81 . 好为事端
喜欢惹事生非。
82 . 怪事咄咄
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同“咄咄怪事”。
83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84 . 公共事业
1.为满足社会大多数人的需要所经营的各类事业。如邮电﹑交通﹑医疗等。
85 . 公伤事故
1. 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受伤害的事故。
86 . 公事房
1.旧时指办理公家事务的处所。
87 . 公事公办
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88 . 公事人
1.指犯人。
89 . 故事片
表演故事的影片。
90 . 故事片儿
故事片。
91 . 故事诗
1.叙事诗的一种。故事性比一般叙事诗强,规模比史诗小,取材广泛。
92 . 故事影片
1.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由演员扮演的影片。取材包括现实生活﹑历史题材和神话传说等。故事片经过艺术的提炼,运用独特的蒙太奇方法,展示情节,塑造形象,表达主题思想。
93 . 国事多艰
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94 . 国事犯
1.即政治犯。
95 . 国事访问
一国元首或政府首脑接受他国邀请而进行地的正式访问。
96 . 国事蜩螗
蜩:蝉;螗:一种比蝉还小的虫,但和蝉相近;蜩螗:指蝉鸣声,这里指纷扰不宁。形容国事动荡不安。
97 . 官事官办
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98 . 好汉做事好汉当
敢做敢当,不推责任。
99 .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
100 . 好事成双
指好事同时到来。
101 . 好事多磨
磨:阻碍,困难。好事情在实现、成功前,常常会遇到许多波折。
102 . 好事多悭
犹言好事多磨。
103 . 好事天悭
犹言好事多磨。
104 . 好事之徒
喜欢多事或好管闲事的人。
105 . 海事卫星
用于海上与陆地间通信联络的卫星。如用于电报、电话、电传和数据传输,并兼有海洋救援和导航定位的功能。卫星无线电传输系统由卫星(空间中继站)、用户站(安置在船舶和海上浮动平台上)、岸站(地面中继站)和地面测控站(对卫星实施测量和控制)四部分组成。
106 . 互斥事件
又称“互不相容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随机事件。如“抽验到的次品数小于五”与“抽验到八件次品”就是互斥事件。
107 . 见事风生
原形容处事果断而迅速。后指一有机会就挑拔是非,引起事端。
108 . 见事生风
形容遇到事情,兴风作浪。
109 . 和事不表理
和事:平息争端;表理:摆道理,讲理。只平息争端,而不去评论是非曲直。
110 . 和事草
1.葱的别名。
111 . 和事老
和事:平息事件或争端。调停争端的人。多指不讲原则,不问是非而一味劝使双方和解之人。也指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的人。
112 . 和事佬
1.见"和事老"。
113 . 和事天子
1.唐中宗时,监察御史崔琬劾宗楚客﹑纪处讷受贿,致生边患。楚客不服,自陈忠鲠。中宗不问,命琬与楚客﹑处讷结为兄弟,以和解之。世人谓中宗为"和事天子"。见《新唐书.宗楚客传》﹑《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三年》。
114 . 河伯度事小吏
1.乌贼的别名。
115 . 记事册
1.记录史事的册籍。今称随事记录备忘的笔记。
116 . 记事儿
指小孩儿对事物已经有记忆的能力:二十年前我跟妈妈到过上海,那时还不~,所以毫无印象。
117 . 记事珠
1.传说能帮助记忆的珠子。
118 . 纪事本末
1.史书体裁之一。以历史事件为纲,将重要史实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顺序编写。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2.借指对某事的完整记述。
119 . 纪事本末体
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重要事件为纲,自始至终有系统地把它记载下来。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120 . 纪事体
1.记叙事实的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