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在中间组哪些词
- 1 . 北郭十友- 1.明高启﹑王行等十人,皆居吴(今江苏苏州市)北郭,有文名,时称"北郭十友"。 
- 2 . 北郭先生- 用以指隐居不仕的人。 
- 3 . 车侧郭门- 1.《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崔氏侧庄公于北郭。丁亥,葬诸士孙之里,四翣,不跸,下车七乘,不以兵甲。"杜预注:"侧,瘗埋之,不殡于庙。下车,送葬之车。"后以"车侧郭门"谓用草率的方式埋棺郊外。 
- 4 . 城郭国- 1.古时谓西域筑城定居的国家。 
- 5 . 东郭履- 1.《史记.滑稽列传》:"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敝,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后因以"东郭履"形容处境窘迫。 
- 6 . 东郭逡- 1.亦作"东郭?"。 2.良兔名。 3.泛指良兔。 
- 7 . 东郭先生- 泛指对坏人讲仁慈的糊涂人。 
- 8 . 东郭之畴- 1.《吕氏春秋·当务》:"齐之好勇者,其一人居东郭,其一人居西郭,卒然相遇于涂曰:'姑相饮乎?'觞数行,曰:'姑求肉乎?'一人曰:'子肉也?我肉也?尚胡革求肉而为?于是具染而已。'因抽刀而相啖,至死而止。"后因以"东郭之畴"指勇猛之徒。畴,通"俦"。 
- 9 . 东郭之迹- 指鞋破底漏,足迹印地。形容非常穷困、窘迫。 
- 10 . 负郭穷巷- 负郭:背靠外城;穷巷:简陋的小巷。比喻家居僻陃,出身贫寒。 
- 11 . 负郭田- 1.指近郊良田。《史记.苏秦列传》:"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司马贞索隐:"负者,背也,枕也。近城之地,沃润流泽,最为膏腴,故曰'负郭'也。"后因以"负郭田"为典。亦泛指良田。 
- 12 . 负郭相君- 1.战国时,苏秦不遇而困,后发愤攻读,游说六国合纵抗秦,为六国相,衣锦荣归,感慨而曰:"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见《史记.苏秦列传》。故后人称苏秦为"负郭相君。" 
- 13 . 邯郸郭公- 1.北齐后主高纬,雅好傀儡,时谓之郭公。隆化二年(公元577年)十二月辛酉,大败,为北周所虏。及将败,营邯郸。故称"邯郸郭公"。 
- 14 . 靖郭君- 1.即田婴﹐战国时齐相。齐威王少子﹐孟尝君之父。一说乃田氏别子。 
- 15 . 靖郭氏- 1.见"靖郭君"。 
- 16 . 静郭君- 1.即靖郭君。 
- 17 . 李郭仙舟- 常用为友人相亲之典。 
- 18 . 李郭舟- 1.指高朋雅会所乘之舟。喻知己相处,亲密无间。 
- 19 . 李郭同船- 以之比喻知已相处。同“李郭同舟”。 
- 20 . 李郭同舟- 以之比喻知已相处。 
- 21 . 李郭仙- 1.即李膺与郭泰。 
- 22 . 南郭处士- 比喻无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同“滥竽充数”。 
- 23 . 南郭綦- 1.即南郭子綦。 
- 24 . 南郭先生- 比喻无才而占据其位的人。 
- 25 . 南郭子綦- 1.《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成玄英疏:"楚昭王之庶弟,楚庄王之司马,字子綦。古人淳质,多以居处为号,居于南郭,故号南郭……其人怀道抱德,虚心忘淡,故庄子羡其清高而托为论首。"郭庆藩集释引卢文弨曰:"机,案今本作'几'。"后以南郭子綦为物我两忘,清高淡泊的典型。 
- 26 . 铁郭金城-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 27 . 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以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沙地疏地草原为主要保护对象,在温带草原区中有较强典型性和代表性。 
- 28 . 夏五郭公- 《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 29 . 迎郭伋- 1.典出《后汉书·郭伋传》:"伋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后以"迎郭伋"称颂官员为政有德,深受百姓爱戴。 
- 30 . 治郭安邦- 犹治国安邦。 
- 31 . 重来郭伋- 1.《后汉书.郭伋传》:"﹝并州牧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之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后因以"重来郭伋"为颂扬良吏的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