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奥组词
  4. 【奥】开头能组哪些词

【奥】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汉书.艺文志》载﹐武帝末鲁恭王为了扩建宫室﹐拆毁孔子住宅﹐在孔宅壁中发现古文经书。后世因以"奥壁"指珍本秘籍收藏之所。

  • 2 .

    1.深藏﹐隐蔽。

  • 3 . 勃洛摩夫

    长篇小说。俄国冈察洛夫作于1859年。年轻地主奥勃洛摩夫住在彼得堡,靠领地的田租生活。他整天躺在床上什么事也不干。朋友希托尔兹为改变他的懒惰,给他介绍了姑娘奥尔迦。他爱上奥尔迦,但又怕麻烦不愿结婚。奥尔迦伤心出国,他则与女房东同居,最后中风不起。

  • 4 .

    ①富裕:为生奥博,性殊俭吝。 ②学问精深广博:文辞奥博。

  • 5 .

    1.室内隐秘之处。 2.犹奥府。物产聚藏之所。

  • 6 .

    1.茂密的荒草。

  • 7 .

    1.犹深居。

  • 8 .

    1.深奥而博大。

  • 9 . 得河

    欧洲中部重要国际河流。源于捷克东部的奥得山,经波兰等国,注入波罗的海。长903千米。流域面积125万平方千米。冬季偶有冰冻。干流通航里程在700千米以上。有运河同维斯瓦河和易北河相通。

  • 10 . 德赛

    即“奥德修纪”。

  • 11 . 德修纪

    一译《奥德赛》。古希腊史诗。相传为荷马所作。主要取材于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后的一段奇异经历,并穿插许多神话和传说。

  • 12 . 德修斯

    希腊神话中的英雄。罗马神话中称为尤利西斯。在特洛伊战争中献木马计,使希腊军获胜。离开特洛伊后在海上漂流十年,历尽艰险,曾制服独眼巨神和魔女等。返回故里后,又杀死向妻子求婚者,合家始得团聚。荷马曾以他的战后经历创作《奥德修记》。

  • 13 . 地利

    中欧内陆国。面积839万平方千米。人口8039万(1994年)。首都维也纳。阿尔卑斯山脉横贯境内,多瑙河流经东北部。气候由温带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经济发达。工业部门多。农林牧业并重。旅游业兴旺。

  • 14 . 地利帝国

    欧洲封建帝国。1804年,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弗兰茨二世鉴于神圣罗马帝国领土大部被拿破仑所占,宣布自己为奥地利皇帝。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灭亡后,正式将奥地利领有的领地改为奥地利帝国。领土包括今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及特兰西瓦尼亚等地。1866年普奥战争中奥地利失败后,被逐出德意志。1867年改建为奥匈帝国。

  • 15 . 地利人

    奥地利的主体民族。另有少数分布在美、欧等国。约853万人(1985年)。讲奥地利语。多信天主教。主要从事工业、农牧业和林业。

  • 16 . 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1740-1748年欧洲的一场国际性战争。174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去世,因无男性继承人,立遗嘱由女儿玛丽亚·特利莎继承奥地利所有领地。但普鲁士、法国等国反对,引起战争。奥地利在英国、俄国等国支持下,保住了玛丽亚·特利莎的继承权。但普鲁士夺得西里西亚,成为强国。

  • 17 .

    1.即奥屯。复姓。元有奥敦世英。见《元史》本传。

  • 18 .

    1.指物产聚藏之所。 2.深奥微妙之处。 3.指幽深之洞府。

  • 19 .

    1.契丹旧俗。婚宴上﹐推选女性尊者一人﹐当奥而坐﹐主持婚礼﹐谓之"奥姑"。

  • 20 .

    1.犹博古。 2.深奥古朴。

  • 21 . 古斯都

    augustus,见“屋大维”。

  • 22 . 古斯都

    见“屋大维”(656页)。

  • 23 .

    1.深奥奇诡。

  • 24 .

    1.亦作"奥薉"。 2.茂密的荒草。

  • 25 .

    1.见"奥秽"。

  • 26 . 吉亚斯

    希腊神话中的厄利斯国王。养牛三千头,但三十年未曾清扫牛圈。英雄赫拉克勒斯引阿尔甫斯河水在一天之内将积粪如山的牛圈冲洗干净。奥吉亚斯曾许诺以牛群的十分之一作为酬报,后因食言被赫拉克勒斯杀死。

  • 27 .

    1.谓深居而与世隔绝。

  • 28 . 克兰

    新西兰最大城市和工商业中心。人口82万(1986年)。全国三分之一工业集中于此,有农畜产品加工、钢铁、机械等。天然良港,主要输出乳肉制品、木材等。重要海军基地。市内有大学、博物馆、艺术馆等,还有众多的公园和海滨浴场。

  • 29 . 克兰群岛

    南极大陆附近的群岛,在南太平洋南部。属新西兰。陆地总面积达606平方千米。由火山熔岩构成。气候冷湿、多风。无常住居民。近海有海豹、海狮等动物。

  • 30 .

    1.幽深的洞穴。

  • 31 .

    1.内室。比喻奥旨。

  • 32 .

    阿尔及利亚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人口89万(1984年)。经济和文化较发达。有石油化工、造船、纺织等工业。兼有阿拉伯风貌和现代化城市特色。

  • 33 .

    1.唐棣之别名。即郁李。

  • 34 . 里亚人

    印度的民族之一。另有少数分布在巴基斯坦和缅甸等国。约2752万人(1985年)。讲奥里亚语。多信印度教,少数信基督教。实行种姓制度和种姓内婚。主要从事农业。

  • 35 .

    1.深奥的义理。

  • 36 . 利弗尔·退斯特

    长篇小说。英国狄更斯作于1838年。孤儿奥利弗尔·退斯特出生在济贫院,后在棺材店当学徒。因不堪折磨逃到伦敦,却落入了贼窟。他历尽艰险,才得到好心的资产者勃朗罗和姨母一家的保护,最后发现自己原来是个有钱人的儿子,继承了一大笔遗产。

  • 37 . 林匹克村

    奥运会主办国为参加者专设的住所。一般建于主体育场、练习场附近。1932年在洛杉矶举办的第十届奥运会首次为参加者建造集中的宿舍,被称为“奥林匹克村”。此后,奥林匹克宪章对奥林匹克村作了专门的规定。

  • 38 . 林匹克格言

    即“更快,更高,更强”。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中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1895年由亨利·迪东提出,1913年经顾拜旦提议,国际奥委会批准,被定为奥林匹克运动格言,并写入奥林匹克宪章。

  • 39 . 林匹克环

    奥林匹克运动的标志。由五个不同颜色的互相套连的圆环组成。五环的颜色自左至右为蓝、黄、黑、绿、红。也可用单色绘制。五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的比赛和友谊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聚。

  • 40 . 林匹克奖牌

    奥运会的一种奖励品,分金、银、铜质三种,分别授予各项目的第一、二、三名运动员。奖牌为圆形,自1928年起采用统一图案:运动场旁为女神像,左手高举花环,右手抱一束橄榄枝,神像上侧标有本届奥运会的地点、届次和年代。系意大利艺术家卡西奥里设计。

  • 41 . 林匹克精神

    即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为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

  • 42 . 林匹克旗

    国际奥委会会旗。白色无边,中央有奥林匹克环。环的颜色自左至右分别为蓝、黄、黑、绿、红。1914年第六届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首次出现,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上正式使用,此后成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会旗。

  • 43 . 林匹克日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诞生纪念日。1894年6月23日在巴黎召开国际体育会议,成立了国际奥委会,批准了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1986年国际奥委会决定每年6月23日为“奥林匹克日”。这一天在全世界范围举行10公里的群众性长跑活动,参加者可获得由国际奥委会主席签名的证书和纪念品。

  • 44 . 林匹克勋章

    国际奥委会的一种奖励品。始于1974年。分金、银、铜质三种,分别授予对奥林匹克运动作出贡献的国家领导人、体育界知名人士和运动员。但国际奥委会的现职成员不在授勋之列。

  • 45 . 林匹克运动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领导的国际社会运动。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体育运动和奥运会为主要活动内容,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一种融体育、教育、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持续性、世界性的活动。

  • 46 . 林匹克运动会

    简称“奥运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因起源于古希腊奥林匹亚而得名。每四年举行一次。古代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3年,共历经二百九十三届,后被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以异教活动罪名而废止。1894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会议,根据顾拜旦倡议成立国际奥委会,并决定恢复奥运会。现代第一届奥运会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此后在世界各地轮流举行,每届会期十六天。比赛项目共有三十多个大项。1924年开始举办冬季项目的奥运会。习惯上将非冬季项目的奥运会称为“夏季奥运会”或“奥运会”。

  • 47 . 林匹克主义

    指导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由顾拜旦所提倡并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生哲学。其宗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体育运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主张体育运动与教育、文化相结合。

  • 48 . 林匹斯

    希腊东北部的一座高山。古希腊人视为神山,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居所。

  • 49 . 林匹亚

    希腊著名宗教遗址,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地。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北部。世界现存最古老的运动场旧址。公元前776年在此举行首次奥林匹亚竞技会。以后每四年举行一次,直到公元393年被罗马帝国废止。有宙斯庙和希拉庙遗址。

  • 50 .

    1.古代蒙古人出征时﹐留在后方的家属﹑辎重。又写作"阿兀鲁黑"﹐复数为"阿兀鲁兀惕"。译作"家小"﹑"老营"或"老小营"。亦为元代官名﹐专管辎重后勤事务。 2.复姓。元有奥鲁赤。见《元史》本传。

  • 51 .

    1.深远的谋略。

  • 52 .

    1.精深优美。

  • 53 .

    深奥而神秘:大自然奥秘无穷。

  • 54 .

    1.见"奥秘"。

  • 55 .

    1.谓深奥微妙。

  • 56 .

    深奥微妙:不知其中奥妙。

  • 57 . 妙无穷

    奥:深奥。指其中不易为人所知而奇妙有趣之处极多。

  • 58 .

    1.隐奥﹐机密。

  • 59 .

    1.幽隐偏僻。 2.古奥冷僻。

  • 60 .

    1.指藏于天地之间的灵气。

  • 61 .

    1.谓文笔典雅峭拔。

  • 62 .

    1.诀窍。

  • 63 .

    1.腹地。 2.深奥之处。

  • 64 .

    1.幽深的情趣。

  • 65 .

    1.谓腹地。 2.犹沃壤。

  • 66 . 赛罗

    剧本。英国莎士比亚作于1604年。勇敢诚实的摩尔人统帅奥赛罗,中了旗官伊阿戈的奸计,误认妻子苔丝德蒙娜不贞,将她掐死;在证实了妻子的清白后,追悔莫及,拔剑自刎。

  • 67 .

    1.见"奥涩"。

  • 68 .

    1.《山海经》地名﹐或指今河南省泌阳县东北的虎头山。

  • 69 .

    1.谓文词精深博大。

  • 70 .

    1.深奥。高深不易理解。

  • 71 .

    1.内室;深宅。

  • 72 .

    1.犹枢机﹐关键。

  • 73 .

    1.古水名。在今河南省泌阳﹑遂平县境。

  • 74 .

    1.奥妙的学说。

  • 75 .

    1.精妙的构思。

  • 76 . 斯卡奖

    亦称“金像奖”、“学院奖”。1928年起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奖品为一尊双手紧握长剑,站在电影胶片盘上的男性人体青铜塑像。设最佳影片、导演、男女主角等二十余个奖项。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电影奖。

  • 77 . 斯陆

    挪威首都,全国最大工商业城市。人口483万(1995年)。工业产值和商业零售额占全国25%以上。航运业发达,有一百三十多家航运公司及一流的造船厂。市区有航海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定期举行挪威国际博览会和毛皮交易会。

  • 78 . 斯曼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人建立的伊斯兰教军事封建国家。13世纪末兴起于小亚细亚西北部。后迅速扩张,1453年灭东罗马帝国;至16世纪时已占有小亚细亚、西亚、北非和欧洲东南部广大地区,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首都在伊斯坦布尔。统治者称苏丹,16世纪初又兼哈里发。17世纪后开始衰落,19世纪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的对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失败。1922年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中被推翻。

  • 79 . 斯特里茨战役

    1805年12月法国拿破仑军队与俄国、奥地利联军在奥斯特里茨(在今斯洛伐克境内)进行的决战。结果法军获得大胜,奥地利被迫求和,第三次反法联盟瓦解。

  • 80 . 斯特洛夫斯基

    ①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островский,18231886)。俄国剧作家。大学肄业后在法院任书记官。创作剧本近五十部,对封建农奴制社会予以暴露和谴责。主要有《肥缺》、《大雷雨》、《没有陪嫁的女人》、《无辜的罪人》等。 ②尼古拉·阿列克赛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островский,1904-1936)。苏联作家。1919年参加红军,次年在前线负重伤。1924年起担任乌克兰边境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27

  • 81 . 斯特实验

    奥斯特所做的证实电流附近存在磁场的实验。1820年奥斯特在导体附近放一小磁针,发现当导体通电时,小磁针偏转,表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 82 . 斯维辛集中营

    1940年6月法西斯德国在波兰克拉科夫以西的奥斯维辛建立的集中营。设有大毒气室和焚尸炉,一次可关押二十五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先后有四百多万人在此遭杀害。1945年1月数千名幸存者被苏军解救。战后在原址建立陈列馆。

  • 83 .

    1.犹渊薮。比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

  • 84 .

    1.深奥;幽深。

  • 85 .

    1.女真人姓氏。金有奥屯襄。见《金史》本传。

  • 86 .

    1.指深广的屋宅。

  • 87 .

    1.污浊。奥﹐通"澳"。

  • 88 . 匈帝国

    欧洲封建帝国。1867年,奥地利帝国统治者迫于内外矛盾,与匈牙利贵族妥协,建立二元制帝国。帝国分为奥、匈两部分,同为主权国家,有各自的议会和政府,奥地利皇帝兼为匈牙利国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于1918年瓦解,分别建立起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国。

  • 89 .

    1.高深的学问。 2.指学识渊深的人。

  • 90 .

    1.深奥典雅。

  • 91 .

    1.谓文章内容精深博大。 2.指地势深回广衍。

  • 92 .

    1.室隅深处﹐亦泛指堂室之内;。 2.指隐蔽深曲之处。 3.指奥妙精微之处。

  • 93 .

    1.精深的义理;深奥的含义。

  • 94 .

    1.室之西南角﹐古为尊者居处。比喻重要地区。 2.泛指内室。

  • 95 .

    1.犹宇内﹐天下。

  • 96 .

    1.幽深。

  • 97 .

    1.腹地。

  • 98 .

    旧时指官场暗中支持、帮助:自恃奥援。

  • 99 . 援有灵

    奥援:暗中支持的力量;有灵:有神通。多指旧时官场的钻营、勾结,暗通关节,很有神通。

  • 100 .

    1.深远。

  • 101 . 运会

    1."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简称。详该条。

  • 102 .

    1.谓蕴藏于事物内部的秘密。

  • 103 .

    1.喻当道贵宠。

  • 104 .

    1.指精微的义蕴。

  • 105 .

    1.古奥曲折。 2.幽深曲折。

  • 106 .

    1.奥义;要旨。

  • 107 .

    1.厚福。

  • 108 .

    1.国内之主。指君主。 2.深沉明睿之主。 3.主谋者。 4.靠山。

  • 109 .

    1.内援。

  • 110 .

    1.幽深险阻。

  • 111 .

    1.《礼记.仲尼燕居》:"目巧之室则奥阼。"奥﹐室之西南隅;阼﹐堂之东阶。陈澔集说:"盖室之有奥﹐所以为尊者处;堂之有阼﹐所以为主人之位也。"后以"奥阼"指屋宇之内。 2.比喻道德学问等达到的精深境地。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