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皮组词
  4. 【皮】开头能组哪些词

【皮】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兽皮做的上衣。

  • 2 .

    1.即皮排。

  • 3 . 板儿

    1.指皮桶子的底板﹐即毛下的皮。

  • 4 . 板毛

    1.从各种屠宰牲畜皮张上取得的毛﹐主要用于制毡和织造粗呢。

  • 5 .

    1.用皮革做的手提包。

  • 6 . 包公司

    没有资金、场地和固定人员的商业组织。因其仅靠少数人手提皮包奔走于买卖双方,故称:这是一家买空卖空的皮包公司。

  • 7 . 包骨头

    1.形容躯体极度瘦弱。

  • 8 .

    1.毛皮和缯帛。古代用作聘享的贵重礼物。 2.汉代用白鹿皮制成的货币。

  • 9 .

    1.皮革制的鞭子。

  • 10 .

    1.古冠名。用白鹿皮制成。

  • 11 . 弁草

    1.酸浆的别名。

  • 12 . 弁服

    1.古代天子视朝﹑诸侯告朔所著之衣﹐以白缯为之。也称"缟衣"。

  • 13 . 弁素绩

    皮弁:古冠名,以白鹿皮制成;素绩:未染色的丝织品制成的衣服。鹿皮帽子,白色衣服。

  • 14 .

    1.物体外皮被剥去。 2.比喻残酷剥削。

  • 15 . 剥所

    1.宋代群牧司所属官署名。掌割剥死亡的马牛驴骡等。

  • 16 .

    1.兽皮和丝帛。古代举行结盟﹑朝会等大事时所持的礼物。

  • 17 .

    <⒁>指裘皮及裘皮制品:优质~|~时装。

  • 18 . 草行

    1.粤港等地在冬季出售皮毛服装﹐在夏季出售草席等货物的商行﹐称皮草行。

  • 19 .

    植物根或茎内表皮和韧皮部之间的部分。主要起保护作用,也有支持、贮藏等作用。幼茎的皮层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 20 . 场庙

    1.庙名。在杭州吴山看江亭附近。

  • 21 .

    1.古代用兽皮装饰的车。

  • 22 .

    1. 用漆布等做的卷尺。

  • 23 .

    以竹木作骨架,外蒙皮革的船。皮革可用牛、羊或马皮等。顺流时用桨操纵,逆水不能航行,经陆路运回。皮革船体浸水后软而滑、耐碰撞,适用于流急、礁多、水浅的河道。现黄河和西藏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仍有使用。

  • 24 . 蹴毱

    1.即皮毱。

  • 25 .

    1.皮绳。

  • 26 .

    1.用皮革制的带子。特指腰带。 2.指轮胎的内胎。

  • 27 . 带传动

    利用皮带和带轮间的摩擦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机械传动。常用的有平皮带传动和三角皮带传动,后者应用较广。具有传动平稳、噪声小、结构简单等特点。

  • 28 .

    1.皮制的袋。借喻人畜的躯体。犹言臭皮囊。

  • 29 .

    禽蛋的加工品。一般用鸭蛋,在蛋壳上涂一层由食盐、生石灰、茶叶、草木灰等混和的糊状物,或浸入低浓度碱液内,再封入小坛15-30天,待蛋白凝固成褐色半透明体,蛋黄成蓝黑色即成。如糊状物内加少量密陀僧(氧化铅),成品蛋白上即生成似松花的白色花纹,习称“松花蛋”。因氧化铅有毒性,已停用。

  • 30 . 灯笼

    1.皮做的灯笼。因光暗不明﹐喻指糊涂昏暗或糊涂昏暗之人。

  • 31 . 灯球

    1.见"皮灯球"。

  • 32 .

    亦称“浑脱”。用羊皮制成的充气的浮具。是黄河上游兰州、西宁一带的传统水运工具。将整张羊皮加工处理后缝制成袋,再充气成为皮囊,再以十几只或数百只皮囊纵横排列,上用坚硬木架绑扎而成。可载重数百千克至数十吨。轻便、不怕碰撞,适用于流急、礁多、滩浅的河道。

  • 33 .

    身体最外面的部分。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正常的皮肤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感觉作用,调节体温作用,分泌和排泄作用,以及代谢和吸收作用。

  • 34 . 肤病

    1.皮肤以及毛发﹑指甲等的疾病。通常由外界刺激﹑霉菌﹑细菌﹑寄生虫﹑病毒等引起。内分泌障碍﹑变态反应等﹐也都能引起皮肤病。

  • 35 . 肤之见

    比喻肤浅的见识。

  • 36 .

    1.皮衣。

  • 37 .

    凭着一知半解浅薄的认识附会。

  • 38 .

    1.皮和骨。一说即皮革。

  • 39 .

    1.带毛的兽皮和去毛的兽皮。 2.指用牛﹑羊﹑猪等动物的皮去毛加工的熟皮。具有柔韧和透气等性能﹐广泛用于机器轮带﹑皮鞋﹑皮箱等。 3.人体的皮肤。

  • 40 . 格马利翁

    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善于雕刻,并钟情于自己所雕的少女像。爱神阿佛洛狄忒被他的真情所感动,便给雕像以生命,使两人结为夫妇。

  • 41 . 格马利翁效应

    也称“罗森塔尔效应”。人们的期望对所研究对象产生积极影响的现象。如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在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产生效应。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与雅各布森于1968年提出。因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酷爱自己雕的一尊少女像,而使塑像成为活人,故名。

  • 42 .

    1.皮和骨。常用来形容躯体瘦瘠。 2.泛指身体。 3.喻指表面的﹐粗浅的。

  • 43 .

    1.用毛皮做的上衣。

  • 44 .

    1.古代打猎时戴的帽子。加于礼冠之上﹐用以御尘﹐亦以御雨雪。

  • 45 .

    1.皮制短衣。

  • 46 .

    1.古代以兽皮为饰的箭靶。

  • 47 . 猴儿

    1.一种风帽连着衣领的皮大衣。也指做成这种式样的﹐以人造毛﹑呢绒等做衬里的大衣。

  • 48 . 猴子

    1.对瘦人的戏称。

  • 49 .

    1. 见“皮棉”。

  • 50 . 划艇运动

    桨手乘坐特制小艇,由一个或几个桨手面向前进方向划进的划船运动。包括皮艇和划艇。皮艇是桨手坐在艇内使用一支两端桨叶互成约90°的桨,在艇的左右轮流划水,并以脚操纵舵,有单人艇、双人艇和四人艇三种。划艇则是桨手前腿成弓步,后腿跪着两手握一支像铲般的单面桨在艇的一侧划水,划艇无舵,全靠划桨动作控制,有单人艇、双人艇两种。皮划艇赛程均有500米、1000米、10000米三种。

  • 51 .

    1."西皮"﹑"二黄"两种声腔的并称。京剧的声腔﹐以西皮和二黄为主﹐故京剧亦称"皮黄"。参见"西皮"﹑"二黄"。

  • 52 .

    1.即皮黄。

  • 53 .

    1.欧洲风俗称结婚十二周年为"皮婚"。

  • 54 . 馄饨

    1.革囊的别称。

  • 55 .

    1.毛皮货物的总称。

  • 56 .

    1.一种皮饰的木头鞋。

  • 57 . 夹子

    1.用软革或其他类似软革的材料制作的扁平小袋﹐用以装钱或其他小物品。也叫皮夹﹑皮夹儿。

  • 58 .

    1.用兽皮制的软甲。

  • 59 .

    1.皮制的马鞍垫子。

  • 60 .

    1.见"皮廌"。

  • 61 .

    1.古代用牛皮蒙罩船身以防御矢石的战舰。

  • 62 .

    1.制造皮革或缝制皮裘的手工业者。 2.旧称制鞋或修补鞋的工匠。

  • 63 .

    1.用动物皮熬成的黏性物质。

  • 64 . 解库

    1.元人俗语。妓院的别称。

  • 65 .

    1.即啤酒。

  • 66 .

    1.古代一种革制的球﹐中实以物﹐可以蹴踏为戏。

  • 67 .

    皮革制做的用品,如皮包、皮夹子、皮带等。

  • 68 .

    1.古代以皮制作的鞋。供冬天穿用。

  • 69 . 开肉绽

    皮肉都裂开了。形容伤势严重。多指受残酷拷打。

  • 70 . 科儿

    1.开玩笑的话。

  • 71 .

    1.包裹在外面的坚硬外皮。 2.喻指表面的东西。

  • 72 .

    1.清代储藏皮革的仓库﹐是内务府所设的六库之一。

  • 73 .

    1.犹赖皮。

  • 74 . 里抽肉

    形容身体变瘦。

  • 75 . 里春秋

    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

  • 76 . 里晋书

    晋书:唐朝房玄龄等撰写的一部史书。比喻博学。

  • 77 . 里膜外

    膜:生物内部薄皮形的组织。形容肤浅浮泛未能触及实质。

  • 78 . 里阳秋

    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

  • 79 .

    1.古代革制的笠形帽。

  • 80 .

    1.古代用水牛皮制成的防御武器﹐作战时用以遮蔽城墙上的崩缺处。

  • 81 . 脸儿

    1. 旧式布鞋脸儿正中用窄皮条沿起的圆梗,有时一条,有时两条。

  • 82 .

    1.唐代诗人皮日休﹑陆龟蒙的并称。二人友情深笃﹐诗风相近﹐互相唱和的诗篇很多。

  • 83 .

    1.禽兽的皮和毛的总称。 2.引申指皮裘。 3.人的皮肤和毛发。泛指人体的浅表部分。 4.比喻表面的﹑肤浅的东西。多指学识。

  • 84 .

    籽棉经轧棉机加工去除棉籽后所得的棉纤维。主要供棉纺厂作纺纱原料用。

  • 85 .

    1.刀割面皮。 2.浮皮;表面。

  • 86 .

    1.指像膜的薄皮。

  • 87 .

    1.中医称上下眼胞。

  • 88 .

    1.皮制的袋。 2.借喻人畜的躯体。

  • 89 .

    1.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风器具。

  • 90 .

    1.毛皮制的长袍。

  • 91 . 破肉烂

    1.形容伤势很重。

  • 92 . 破血流

    1.形容伤势严重。

  • 93 .

    1.明代所铸的一种薄而小的铜钱。

  • 94 .

    1.皮制的刀剑套。

  • 95 .

    1.皮箱。

  • 96 .

    1.游戏用具。用橡胶制成的空心球﹐有弹性。

  • 97 .

    1.毛皮的衣服。

  • 98 . 去毛安附

    1.见"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99 . 日休

    唐代文学家。字逸少,后改袭美,自号鹿门子、间气布衣,襄阳(今属湖北)人。咸通年间进士。曾任太常博士、毗陵副使。相传参加黄巢起义军,任翰林学士。兵败后,下落不明。与陆龟蒙齐名,并称“皮陆”。诗作继承新乐府传统,以《正乐府》最为有名。有《皮子文薮》。

  • 100 .

    1.皮肤和肌肉;皮肤。

  • 101 . 肉生涯

    1.旧指娼妓以出卖肉体为生。

  • 102 . 肉之苦

    泛指身体所遭受的痛苦。

  • 103 .

    1.用毛皮做的垫褥。

  • 104 . 褥子

    1. 用毛皮做里儿的褥子。也叫“皮褥”。

  • 105 .

    1. [方]∶软而有韧性。如:那块冻肉烤一下就皮软了。

  • 106 . 伤肉绽

    1.见"皮开肉绽"。

  • 107 .

    1.用毛皮做衣裳。

  • 108 .

    1.由鲜皮条编成的绳。2.用作捆扎大包货物的一种纤维绳。

  • 109 .

    1.指器物坚固耐用。也指身体强健结实。

  • 110 . 室兵

    1.见"皮室军"。

  • 111 . 室军

    1.辽国君主建立的心腹部队。创始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于辽太宗耶律德光。皮室﹐契丹语"金刚"之意。

  • 112 . 树中

    1.古代行射礼时盛筹码的器具。多制成皮树兽形。

  • 113 .

    1.水烟名。

  • 114 . 松骨痒

    形容表面轻松自如而内心急切盼望。

  • 115 . 松肉紧

    形容漫不经心,宽泛而无关紧要。

  • 116 .

    杂技节目。形成于清代。最初为用三根长竿搭成三角架,架端垂几根皮带,演员手握皮带腾身做各种惊险动作。后在舞台上表演,皮带从相应装置上垂下。今“绸吊”、“吊环”等高空杂技,即由此发展而成。

  • 117 . 桶子

    1.做皮衣用的成件毛皮。也叫皮桶儿。

  • 118 .

    1.芦苇的皮叶。

  • 119 . 下注射

    将无菌药液注入皮下组织,药液缓慢发挥作用的注射方法。注射部位一般在上臂、股外侧及腰背部感觉不灵敏的部位。皮下注射时针梗与皮肤应呈30°~40°角。

  • 120 .

    1.只从外表上看;不深入。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