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边跋
1.即边款。
2 . 草跋
1.在山林中行走。语本《诗.墉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毛传:"草行曰跋,水行曰涉。"
3 . 驰跋
1.奔驰跋涉。
4 . 出跋
1.见"出钹"。
5 . 打谩评跋
谩:谩骂;跋:专横。指打骂催迫。
6 . 颠跋
1.困顿,颠沛。
7 . 怙跋
1.恃强好胜。
8 . 画跋
1.画册的跋文。
9 . 回跋
1.转向;往回走。
10 . 见跋
1.谓显出烛根。语出《礼记.曲礼上》:"烛不见跋。"郑玄注:"跋,本也。"孔颖达疏:"本,把处也。古者未有?烛,唯呼火炬为烛也。火炬照夜易尽,尽则藏所然残本。"《旧唐书.柳公绰传劐》:"﹝文宗﹞每浴堂召对,继烛见跋,语犹未尽,不欲取烛,宫人以蜡泪揉纸继之。"元张雨郑佑《神光楼与郑明德联句》:"虫飞烛见跋,鹤唳棚上擐。"后来用以指夜深。
11 . 驹跋
1.鬼名。
12 . 扣跋
1.排击。
13 . 揽跋
1.揽辔跋涉。
14 . 猎跋
1.犹践踏。亦谓行止不正之貌。
15 . 评跋
1.品评﹔评议。 2.忖度﹔掂量。
16 . 题跋
题写在书籍、字画、碑帖上,以品评、鉴赏、考证、记事为主的文字。写在前面的称“题”,写在后面的称“跋”。宋代以来这类文字形成了一种专门的文体。
17 . 托跋
1.复姓。同"拓跋"。北魏皇族的姓。
18 . 序跋
文体名。序与跋的合称。序也作“叙”,或称“引”。一般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宗旨、编辑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对作家作品进行评论,对有关问题进行研究阐发。这类文章,古代多列于书后,如《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叙传》等。后来一般置于书前,称为“序”,而将置于书后的称为“跋”,也称“后序”。“序”、“跋”体例大致相同,合称“序跋文”。
19 . 详跋
1.审理。跋﹐用同"爬"﹐爬梳。
20 . 烛跋
1.《礼记.曲礼上》:"烛不见跋。"孔颖达疏:"《小尔雅》云:'跋,本也。'本,把处也。"烛跋,指竖立火炬或蜡烛的底坐。 2.谓烛将燃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