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开头能组哪些词
1 . 仁爱
1.宽仁慈爱;亲爱。
2 . 仁鄙
1.仁爱与鄙薄。
3 . 仁宾
1.槟榔的别名。
4 . 仁参
1.人参。仁,通"人"。
5 . 仁草
1.瑞草。指朱草﹑萱荚等不常见的草。古人以为见则祥瑞。 2.烟草。
6 . 仁恻
1.仁爱怜悯。
7 . 仁策
1.施行仁政的方策。
8 . 仁川
韩国首都汉城的外港。人口114.2万(1980年)。港阔水深,为韩国第二大贸易港。轻重工业和渔业均较发达。海滨及附近岛屿为旅游及疗养地。
9 . 仁祠
1.佛教的祭祀。 2.佛寺的别称。
10 . 仁慈
仁爱慈善:仁慈的上帝|行大仁慈以恤黔首。
11 . 仁丹
1.中成药名。由日商创制,现同一药物写作人丹。
12 . 仁丹胡
1.指日本仁丹商标图像上的八字式胡子。
13 . 仁丹胡须
1.即仁丹胡。
14 . 仁道
1.仁爱之道。
15 . 仁德
1.指致利除害爱人无私的崇高道德。
16 . 仁德堂
1.明皇宫堂名。
17 . 仁弟
1.兄称弟。 2.对位卑年幼者的敬称。 3.旧时师长亦常用以称弟子,以示器重和爱护。
18 . 仁董
1.以仁德治理。
19 . 仁笃
1.仁爱笃厚。
20 . 仁恩
1.仁爱恩德。
21 . 仁方
1.施行仁道的方法与途径。语本《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邢昺疏:"方犹道也,言夫仁者己欲立身进达,而先立达他人,又能近取譬于己,皆恕己所欲而施之于人,己所不欲,弗施于人,可谓仁道也。"
22 . 仁风
1.形容恩泽如风之流布。旧时多用以颂扬帝王或地方长官的德政。 2.《世说新语.言语》"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太傅谢安赏宏机捷辩速,自吏部郎出为东阳郡,乃祖之于冶亭,时贤皆集。安欲卒迫试之,执手将别,顾左右,取一扇而赠之。宏应声答曰:'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合坐叹其要捷。"后因以"仁风"为扇子的代称。
23 . 仁佛阁
1.辽代名胜。在今北京西郊香山,现仅存遗址。
24 . 仁公
1.犹言明公,古代对有位者的尊称。
25 . 仁姑
1.对姑妈的尊称。 2.犹言慈母。古代对有名位妇女的尊称。
26 . 仁果
1.果实的一种。果肉大部分由花托发育而成。如苹果﹑梨等。 2.花生的别名。
27 . 仁和
1.仁爱温和。
28 . 仁厚
1.仁爱宽厚。
29 . 仁化
1.仁慈的教化。
30 . 仁皇
1.对当朝皇帝的尊称。
31 . 仁诲
1.仁爱的教诲。
32 . 仁惠
1.仁慈惠爱。 2.仁爱贤惠。
33 . 仁浆义粟
指施舍给人的钱米。
34 . 仁矜
1.仁爱,善体恤人。
35 . 仁谨
1.仁厚谨慎。
36 . 仁境
1.人居住的地方。仁,通"人"。
37 . 仁决
1.仁慈而果断。
38 . 仁君
1.仁明的国君。 2.犹言明公,古代对有地位﹑声望者的尊称。
39 . 仁里
1.仁者居住的地方。语本《论语.里仁》:"里仁为美。"何晏集解引郑玄曰:"里者,民之所居,居于仁者之里,是为美。"后泛称风俗淳美的乡里。
40 . 仁良
1.仁爱善良。亦指仁爱善良的人。
41 . 仁庙
1.指宋仁宗。 2.指明仁宗。
42 . 仁民
1.将仁爱和仁义施之于人。
43 . 仁民爱物
仁:仁爱。对人亲善,进而对生物爱护。旧指官吏仁爱贤能。
44 . 仁悯
1.慈爱怜恤。
45 . 仁明
1.仁爱明察。
46 . 仁鸟
1.指鸾凤。
47 . 仁懦
1.慈善懦弱。
48 . 仁频
1.槟榔的别名。
49 . 仁朴
1.仁爱朴实。
50 . 仁妻
1.犹言贤妻。
51 . 仁气
1.仁厚之气。 2.仁爱的风尚。
52 . 仁洽
1.仁爱和睦。
53 . 仁强
1.仁爱强毅。
54 . 仁让
1.仁爱谦让。
55 . 仁人
1.有德行的人。
56 . 仁人君子
仁:仁爱。旧称好心肠的正派人。亦用作反语讽刺伪君子。
57 . 仁人义士
有德行并信守节义的人。
58 . 仁人志士
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59 . 仁仁
1.厚爱;仁德深厚。
60 . 仁柔
1.仁爱温和。
61 . 仁柔寡断
谓柔弱而缺乏主见。
62 . 仁瑞
1.仁德的瑞应。
63 . 仁弱
1.仁爱懦弱。
64 . 仁善
1.仁爱善良。
65 . 仁声
1.指具有教化作用,能使风俗变得淳厚的音乐或乐声。 2.指施行仁德而赢得的声誉。
66 . 仁圣
1.仁德圣明。亦指仁德圣明者。古代多用作称颂帝王的套词。 2.对皇帝的尊称。
67 . 仁士
1.有德行的人。
68 . 仁事
1.金元时俗语。仁爱之事的反语,实指虐害而言。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和尚,休要狂獐等待着……略等我仁事,与贤家一万刀。"@说为"成事"的转音。参阅《董解元西厢记》凌景埏校注。
69 . 仁寿
1.谓有仁德而长寿。语出《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邢昺疏:"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也。"
70 . 仁寿宫
1.宫殿名。隋开皇十三年建,唐贞观五年改为九成宫。故址在今陕西麟游县境内。
71 . 仁寿节
1.五代时南唐节日。南唐李昪生于十二月二日。升元元年(公元937年)即帝位后,即以十二月二日为仁寿节。
72 . 仁寿镜
1.晋都洛阳仁寿殿之镜。
73 . 仁寿木
1.树名。
74 . 仁兽
1.麒麟的别名。古代传说麒麟口不食生物,足不践生草,有王者则至,为仁德之兽。
75 . 仁术
1.施行仁政的策略。 2.指医术。明张浩着有《仁术便览》,清王士雄着有《仁术志》,都是医书。
76 . 仁恕
1.仁爱宽容。
77 . 仁体
1.仁爱的本旨。《吕氏春秋.长攻》:"吾闻之:'义兵不攻服,仁者食饥饿。'今服而攻之,非义兵也;饥而不食,非仁体也。"明张居正《徐存斋七十寿序》:"吾以此识仁体矣。"一说《吕氏春秋.长攻》所云"仁体"当为"体仁"之倒误,"体仁谓体会仁之实者也"。见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
78 . 仁悌
1.仁爱悌敬。悌,敬重兄长。
79 . 仁同一视
犹言一视同仁。
80 . 仁王
1.佛教徒对佛的尊称。 2.《仁王经》中所说的"仁王",是对印度当时十六国国王的尊称。
81 . 仁闻
1.仁爱的名声。
82 . 仁乌
1.乌鸦的别名。传说春秋时晋文公焚林以逼介子推出山,有白鸦绕烟而噪,并集子推身旁,火不能焚。晋人称之为仁乌。
83 . 仁贤
1.即仁且贤。 2.仁人与贤人。
84 . 仁孝
1.仁爱孝顺。
85 . 仁心
1.仁爱之心。
86 . 仁心仁术
心地仁慈,医术高明。
87 . 仁心仁闻
闻:出名,有声望。有仁慈的心肠,有仁爱的声誉。
88 . 仁信
1.仁爱诚实。
89 . 仁形
1.至仁至德的象征。
90 . 仁兄
1.对同辈友人的尊称。 2.弟对兄的尊称。
91 . 仁恤
1.仁爱体恤。
92 . 仁言
1.仁德教化的言论。 2.仁人的言论。详"仁言利博"。
93 . 仁言利博
博:多,广。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
94 . 仁言利溥
指有德行的人说的话益处很大。
95 . 仁义
①仁爱和正义:仁义道德。 ②指和蔼善良:他人挺仁义的。
96 . 仁义道德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97 . 仁义君子
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98 . 仁义礼智
仁:仁爱;义:忠义;礼:礼仪;智:见识。遵守仁爱、忠信、礼仪并勤学以增见识等伦理规范。是儒家的伦理思想。
99 . 仁义之兵
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100 . 仁义之师
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101 . 仁羿
1.指古代传说中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又称夷羿。仁,通"夷"。
102 . 仁谊
1.见"仁义"。
103 . 仁隐
1.仁爱恻隐。
104 . 仁勇
1.仁慈勇敢。
105 . 仁宥
1.仁德宽宥。
106 . 仁宇
1.谓在仁德覆蔽之下。宇,覆庇。南朝梁沈约《瑞石像铭》:"惟圣仁宇﹐宝化潜融。"本用以赞颂帝王,后也用为一般赞颂之词。 2.犹仁里。对他人住处的敬称。
107 . 仁育
1.以仁德教化培育。
108 . 仁誉
1.仁爱的声誉。
109 . 仁泽
1.仁德恩泽。
110 . 仁者
1.有德行的人。 2.有恩情的人。 3.佛教语。对人的尊称。
111 . 仁者必寿
寿:长寿。仁德的人一定会长寿。
112 . 仁者不杀
杀:杀生。有仁爱之心的人爱万物而不杀生。
113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114 . 仁者乐山
具有仁义之心的人安于义理,不为功名利禄所动摇,象山一样稳固不动。
115 . 仁者能仁
旧指有身份的人所做的事总是有理。
116 . 仁政
先秦时孟子提出的政治主张。强调以仁义道德原则作为统治施政的根据。要求统治者用道德来感化人民,并适当改善其生活,以得民心,统治天下。具体内容包括给农民以固定的土地,减轻赋税,设立学校,提倡孝悌等。这一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117 . 仁至义尽
至:极,最;尽:全部用出。竭尽仁义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
118 . 仁智
1.仁与智。 2.仁爱而多智。
119 . 仁智殿
1.明代皇宫殿名。
120 . 仁智居
1.《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后以山水宜人的住处为"仁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