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开头能组哪些词
1 . 迎承
1.仰承。 2.指迎合。
2 . 迎春
1.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春配应五方之东﹑五色之青,故于立春日,天子率百官出东郊祭青帝,迎接春季到来。 2.后世地方官例于立春前一日,率士绅僚佐,鼓乐迎春牛﹑芒神于东郊,谓之"迎春"。 3.迎候春天。 4.迎新年。 5.花名。即迎春花。 6.花名。辛夷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辛夷》。
3 . 迎春花
1.花名。落叶灌木,枝条细长成拱形,小枝有角棱。叶对生,小叶三枚,卵形至长椭圆形。花黄色,鲜艳,早春先叶开放,故名。
4 . 迎春黄胖
1.宋时一种傀儡的名称。
5 . 迎春乐
1.词牌名。始见于宋柳永《乐章集》。双调五十二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共七体。字数有五十﹑五十一﹑五十三之不同。又名《辟寒金》﹑《舞迎春》﹑《辨弦声》﹑《攀鞍态》。
6 . 迎待
1.犹迎候。
7 . 迎导
1.迎接导引。
8 . 迎敌
1.迎战敌人。
9 . 迎递
1.迎送;接待。
10 . 迎睇
1.目迎。
11 . 迎冬
1.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冬与五方之北﹑五色之黑相配,故于立冬日,天子率百官出北郊祭黑帝,迎接冬日到来。 2.犹入冬。
12 . 迎斗
1.犹迎战。
13 . 迎吠
1.犬迎人而吠。《楚辞·九辩》:"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王逸注:"谗佞歡呼而在侧也……迎吠,拒贤人使不得进也。"《隋书·食货志》:"人愁不堪,离弃室宇,长吏叩扉而达曙,猛犬迎吠而终夕。"后以"迎吠"指奸邪。
14 . 迎风
1.汉代楼观名。 2.逆风;对着风。 3.指纳凉。 4.犹闻风。 5.迅即,马上。 6.犹随风。 7.犹接风。
15 . 迎风板
1.旧时新官上任后显示威风的一种做法。
16 . 迎风簸
1.见"迎风簸簸箕"。
17 . 迎风簸簸箕
1.比喻随声附和。
18 . 迎风待月
指男女秘密约会。
19 . 迎风观
1.见"迎风馆"。
20 . 迎风馆
1.见"迎风馆"。
21 . 迎风冒雪
迎:对着,冲着。顶着寒风,冒着大雪。常形容旅途艰辛。
22 . 迎风招展
招展:飘动,摇动。形容旗子等随风飘扬。
23 . 迎锋
1.犹迎战。
24 . 迎逢
1.犹迎接。 2.迎合,逢迎。
25 . 迎奉
1.谓迎接供奉。
26 . 迎妇
1.迎娶新妇,娶亲。
27 . 迎附
1.迎合,阿附。
28 . 迎富
1.旧时农历二月初二迎祭富神以求富的一种风俗。
29 . 迎郭伋
1.典出《后汉书·郭伋传》:"伋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后以"迎郭伋"称颂官员为政有德,深受百姓爱戴。
30 . 迎寒
1.谓迎接寒气初来。 2.指逢寒。
31 . 迎捍
1.犹迎战。
32 . 迎合
曲意逢迎,投其所好:奉承京官,迎合上司。
33 . 迎黑
1.方言。天将黑,傍晚。
34 . 迎候
1.谓先期出迎,等候到来。
35 . 迎虎
1.古八蜡之一。于腊月农事完毕后迎虎神而祭之,以祈消灭野兽,保护庄稼。
36 . 迎欢
1.犹寻欢。亦谓逢迎。
37 . 迎会
1.见"迎神赛会"。 2.迎接会合。
38 . 迎婚
1.犹迎娶。
39 . 迎火
1. 为清除一块地方以阻挡前进的森林或草原大火而点的一种火。
40 . 迎击
1.对着敌人来的方向攻击。
41 . 迎机
1.顺应意向;抓住苗头。机,通"几"。
42 . 迎驾
1.迎接天子车驾。
43 . 迎奸卖俏
指卖弄姿色,诱人偷情。
44 . 迎见
1.迎面遇见。 2.犹预见。 3.迎接拜见。
45 . 迎饯
1.犹迎送。
46 . 迎将
1.犹迎接。 2.犹迎送。语出《淮南子.诠言训》:"圣人无思虑,无设储,来者弗迎,去者弗将。"高诱注:"将,送也。"
47 . 迎降
1.迎接并投降对方。
48 . 迎角
又称“攻角”、“冲角”。相对气流方向与翼型或机翼(没有侧滑时)的翼弦的夹角。一般以飞机抬头时的迎角为正。侧滑时,迎角则为飞行速度矢量在飞机对称平面上的投影与飞机纵轴之间的夹角。水平尾翼的升降舵向上或向下偏转时,可改变飞机迎角。
49 . 迎接
1.客人到来时,先期前往等候。 2.比喻作好准备,等候某一情况的发生或时节的到来。
50 . 迎解
1.立时就解。
51 . 迎觐
1.犹朝见。
52 . 迎拒
1.朝着敌人来的方向上前抵御。
53 . 迎客
1.迎接客人。 2.犹言迎击敌人。
54 . 迎客松
1.黄山名松。在黄山南部玉屏楼东,文殊洞顶。松破石而长,枝干苍劲,形态优美,寿逾千年,为黄山十大名松之冠。一枝长丫低垂文殊洞口。恰似好客的主人伸手迎接四面八方来客,故名。现常绘成图画,悬挂出入处以示欢迎客人。
55 . 迎来送往
走的欢送,来的欢迎。形容忙于交际应酬。
56 . 迎劳
1.迎接慰劳。
57 . 迎立
1.谓迎接而推立为君长。
58 . 迎脸
1.犹迎面。
59 . 迎灵
1.迎接客死外乡者的灵柩归来。
60 . 迎流
1.逆流。
61 . 迎銮
1.迎接皇帝。銮,銮驾,皇帝的车驾。
62 . 迎猫
1.见"迎猫"。
63 . 迎茅娘
1.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冥婚习俗。
64 . 迎梅
1.见"迎梅雨"。
65 . 迎梅雨
1.亦省作"迎梅"。 2.谓江南三月雨。其时梅子初生,故称。《埤雅.释木》:"故自江以南三月雨谓之迎梅,五月雨谓之送梅。转淮而北则否,亦梅至北方多变而成杏。"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田家忌迎梅雨。谚云:'迎梅一寸,送梅一尺。'然南方验,而北方不尔也。"清顾禄《清嘉录.黄梅天》:"项瓯东谓:江南以三月为迎梅雨,五月为送梅雨,遇雷电为断霉。"一说,指入黄梅日之雨。见清顾禄《清嘉录.黄梅天》。
66 . 迎门
1.迎候于门。语出《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鞗革忡忡"汉郑玄笺:"诸侯燕见天子,天子必乘车迎于门。" 2.当门。
67 . 迎门请盗
比喻至孝。
68 . 迎面
1.正面,前面。 2.对面;冲着脸。
69 . 迎眸
1.触目,满眼。 2.犹迎面。
70 . 迎纳
1.欢迎和接纳。
71 . 迎逆
1.犹迎接。
72 . 迎年
1.祈求丰年。 2.迎新年。语本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
73 . 迎年佩
1.唐人迎新年的风俗。
74 . 迎辇花
1.花名。
75 . 迎判
1.犹言迎刃而解。
76 . 迎浦
1.语本《国语.晋语四》:"夫教者,因体能质而利之者也。若川然,有原以卬浦而后大。"韦昭注:"卬,迎也。言川有原,因开利迎之以浦,然后大。"后以"迎浦"指引入注汇大河的川流。
77 . 迎气
1.上古于立春日祭青帝,立夏日祭赤帝,立秋日祭白帝,立冬日祭黑帝;后汉除祭四帝外,又于立秋前十八日祭黄帝。用以迎接四季,祈求丰年,谓之"迎气"。
78 . 迎前
1.向前,上前。 2.前面,正面。
79 . 迎遣
1.犹迎送。
80 . 迎亲
1.迎养尊亲。 2.结婚时男家到女家迎接新娘。
81 . 迎请
1.迎接;聘请。
82 . 迎秋
1.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秋和五方之西﹑五色之白相配应,故于立秋日,天子率百官出西郊祭白帝,迎接秋季到来。
83 . 迎取
1.犹迎接。 2.指前往拿取,取回。
84 . 迎娶
1.男方至女家接新妇完婚。
85 . 迎人
1.迎接来人。 2.善待人;令人喜爱。
86 . 迎刃
1.迎向刀锋。喻不可阻挡之势。
87 . 迎刃冰解
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同“迎刃而解”。
88 . 迎刃而解
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89 . 迎刃而理
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同“迎刃而解”。
90 . 迎刃立解
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同“迎刃而解”。
91 . 迎刃以解
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同“迎刃而解”。
92 . 迎日
1.指古代帝王于正月朔日或春分日出东郊迎祭太阳。 2.向日;随日。
93 . 迎日步气
1.见"迎日推筴"。
94 . 迎日推策
1.见"迎日推筴"。
95 . 迎日推筴
1.谓经过推算而预知未来的节气历数。
96 . 迎赛
1.见"迎神赛会"。
97 . 迎丧
1.把客死外乡者的灵柩或尸骨迎归家乡。
98 . 迎杀
1.犹迎战。
99 . 迎神
1.旧时迎接神灵来降,以祈多福免灾的活动。迎神时,多配有鼓乐歌辞。
100 . 迎神赛会
旧俗把神像抬出庙来游行,并举行祭会,以求消灾赐福。
101 . 迎生
1.谓面对活生生的人。
102 . 迎省
1.谓迎接问候。
103 . 迎尸
1.古代祭礼之一。上古祭祀时,立尸以代死者受祭。尸由臣下或死者晩辈充任。"迎尸"指迎接象征死者神灵而受祭的人。 2.谓接回尸体。
104 . 迎时
1.迎合时势。
105 . 迎侍
1.迎候侍奉。
106 . 迎手
1.即迎枕。
107 . 迎受
1.迎接﹑接受。
108 . 迎授
1.谓迎接王命。
109 . 迎霜
1.犹遇霜。谓天寒。
110 . 迎霜兔
1.指白兔。 2.重阳宴会上所食之兔。
111 . 迎霜宴
1.古时重阳节前后邀客相饮所设的宴席。
112 . 迎祀
1.谓摆设香案迎神而祭。
113 . 迎送
1.迎来送往。
114 . 迎肃
1.犹迎进。
115 . 迎随
1.指首尾。语出《老子》:"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116 . 迎岁
1.古代迎接春天的祭礼。 2.迎接新年。
117 . 迎头
1.迎面,当头。 2.当先;抢先。 3.开头,开始。
118 . 迎头赶上
迎:向着;头:走在前面的。加紧追过最前面的。
119 . 迎头好
1.谓戏曲演员刚一出场亮相受到观众的喝采。
120 . 迎头痛击
迎头:迎面,当头;痛:狠狠地。迎上去给敌人以狠狠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