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开头能组哪些词
- 1 . 围点打援- 一种战术,抽出部分兵力围困据点,然后使用主力部队打击救援据点的援军。 
- 2 . 围堵- 1. 从四面包围堵截。 
- 3 . 围范- 1.模仿,仿效。 2.犹范围;框子。 3.约束;限制。 
- 4 . 围攻- 1.包围起来加以攻击。 2.引申为众人一齐批评﹑指责某个人。 
- 5 . 围观- 1. 很多人围着观看。如:四面围观。 
- 6 . 围裹- 1.围绕包裹。 2.引申为包围。 
- 7 . 围护- 1.围绕在四周保护;维护。 
- 8 . 围击- 1.犹围攻。 
- 9 . 围挤- 1. 挤紧。如:球员们围挤在教练身边。 
- 10 . 围歼- 1.包围起来加以歼灭。 
- 11 . 围剿- 1.包围起来加以讨伐﹑消灭。 
- 12 . 围巾- 用于围颈、披肩、包头的织物。具有御寒、遮风、护发、护领和装饰等效用。以羊毛或其他动物毛、棉纱线、蚕丝、化学纤维等为原料。有纯纺,也有混纺交织。采用梭织和针织织制,少量用手工编结。织品密度较小。成品有厚型和薄型两类。花式有素色、双色、双面、彩条、彩格、提花、印花、绣花等,有的还经拉毛或缩绒处理。产品形状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斜角形等。 
- 13 . 围聚- 1. 从四周聚拢来。 
- 14 . 围垦- 在沿江、滨湖或沿海滩地上建造围堤阻隔外水进行垦殖的工作。滨湖围垦叫做“围湖造田”,海滩地围垦叫做“海涂围垦”或“围海造田”。围垦区内应建有完整的排灌系统,以保证区内土地的正常开发利用。 
- 15 . 围困- 包围使困在里面出不来:全村老幼都被洪水围困在山头。 
- 16 . 围栏- 1. 地产或地段的栅栏、篱笆。 
- 17 . 围猎- 1.谓四面合围而猎。 
- 18 . 围龙房屋- 汉族的传统民居。流行于福建、台湾等地。中央高,左右延伸降低的房屋。一般是三间横排,中为正厅,屋顶最高,左右大房、二房,屋脊稍低,是由正厅延伸建造的,叫“护龙”。还可增筑厢房,与正房构成“b04c”字形半圆房屋。因从中庭看去整个房屋像围着的一条蜿蜒的龙,故名。 
- 19 . 围拢- 1.从四周向某点聚拢;围绕靠拢。 
- 20 . 围落- 1.即藩篱。借指防卫。 
- 21 . 围木- 1.指合抱之木。 
- 22 . 围屏- 1.可以折叠的屏风。 
- 23 . 围棋- 中国传统棋种。春秋时已较普及。两人对局,由执黑棋者先行,双方在纵横各十九道的棋盘上轮流下子。终局时将实有空位和子数相加计算,或单记空位,多者为胜。基本着法简单,但变化深奥复杂。在南北朝时期先后传入朝鲜、日本等地,19世纪80年代传向欧美各国。 
- 24 . 围壍- 1.围绕城垒的壕沟。 
- 25 . 围墙- 1.四周环绕的墙。 
- 26 . 围裙- 1.围在身前用以遮蔽衣服或身体的裙状物。 
- 27 . 围绕- 环绕;围住:地球围绕着太阳运转|身边围绕着一群孩子。 
- 28 . 围圆- 1.圆形或类圆形物体的周长。 
- 29 . 围追堵截- 把军队分成几路同时进行包围式的追击,将敌人堵截成几块,加以消灭。 
- 30 . 围桌- 1.旧时办婚丧事或祭祀时垂挂在桌前的遮蔽物,多用布或绸缎制成,现在有些戏曲演出时仍使用。 
- 31 . 围子- 1.圈子,圆圈。 2.帝王巡幸时的仪卫。 3.四周用土石或树木等构成的障碍物。 4.即帷子。围起来做遮挡用的布。 
- 32 . 围嘴儿- 1.围在小孩子胸前使衣服保持清洁的用品,用布或塑料等制成。 
- 33 . 围坐- 1. 围成一圈而坐。 
- 34 . 围坝- 1. 将一块指定区域完全包围起来的围堰。 
- 35 . 围抱- 1. 四周簇拥。如:英雄遗体放置在鲜花围抱之中。 
- 36 . 围脖- 1.围在脖子上的围巾。多为防寒用。 
- 37 . 围捕- 1. 包围起来捕捉。如:围捕逃犯。 
- 38 . 围场- 1.旧时围起来专供皇帝﹑贵族打猎的场地。 2.指围猎。 
- 39 . 围城- 长篇小说。钱钟书作。1946年发表。抗战初期,江南某县大绅士之子方鸿渐在国外混了几年回国。因在情场上失意,不得已赴湖南三闾大学任教。三闾大学派系对立,明争暗斗,方终被解聘。后与女教师孙柔嘉匆匆结婚。回沪后两人虽都找到职业,但为了生活琐事又闹翻。书名象征着方鸿渐等人无法突破生活困境。 
- 40 . 围城打援- 军事术语,进攻的一方以部分兵力包围守城之敌,诱使敌人派兵援救,然后以主力部队歼灭敌人的援军。 
- 41 . 围簇- 1. 聚集、簇拥在一起。 
- 42 . 围地- 1.指出入通道狭窄,易被敌人围攻之地。 
- 43 . 围繞- 1.环绕;围绕。 
- 44 . 围守- 1.包围监守。 2.设围防守。 
- 45 . 围随- 1.围绕随从。 
- 46 . 围田- 1.在洼地筑堤挡水护田。 2.指挡水围堤内的田地。 3.围占江湖淤滩为田。因与水争地,壅塞水道,常造成水害。 
- 47 . 围透- 1.唐时博戏之一。 
- 48 . 围网- 1.鱼网的一种,由网衣和网索构成的长带形状或囊形的大型网具。用两只船拉住网的两端,把鱼群围住,逐渐缩小包围圈,最后抽紧网下端的绳索。主要用以围捕密集的中上层鱼类。 
- 49 . 围魏救赵-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 50 . 围姓- 1.赌博的一种。科举时代流行于广东。每遇乡﹑会﹑岁﹑科诸试之先,标举若干姓,使赌者指姓下注,榜发,视其所指诸姓中式之多寡以定胜负。也作闱姓。 
- 51 . 围岩- 1.某地区常见的岩石(指矿体周围的岩石,有时也指岩浆侵入体周围的岩石)。2.为断层脉所穿过的岩石;断层脉或矿床侧的岩石。 
- 52 . 围堰- 在水中施工时,围护施工场地,使免受河道水流影响的临时挡水建筑物。通常用土、石、混凝土、木笼、竹笼、钢板桩、木板桩等材料建成。将被围护的基坑内的水抽干,可使主体建筑物在干场上进行施工。 
- 53 . 围腰- 1.腰围。 2.即围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