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波兹南
波兰西部重要城市。人口574万(1984年)。重要工业中心。水陆交通枢纽。市内多文化古迹和建筑。1921年起定期在此举行国际博览会。
2 . 巢南
1.语本《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后因以"巢南"指思念故土。
3 . 楚南
1.南楚。因楚在中原之南,故称。
4 . 斗南
1.《晋书.天文志上》:"相一星在北斗南。相者,总领百司而掌邦教,以佐帝王安邦国,集众事也。"旧时因以斗南称宰相的职位。 2.北斗星以南。犹言中国或海内。语出《新唐书.狄仁杰传》:"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5 . 戴南
1.鸟名。即戴胜。
6 . 地北天南
一在地之北,一在天之南。形容地区各不相同。也形容距离极远。
7 . 东南
①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②(Dōngnán)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市。
8 . 樊南
1.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别称。李商隐有《樊南文集》,故常以樊南称之。
9 . 二南
1.指《诗》的《周南》和《召南》。 2.指周公﹑召公及其管辖的地区。
10 . 夫南
1.即扶南﹐中南半岛古国。位今柬埔寨。
11 . 关南
1.古地区名。北宋时指瓦桥﹑益津﹑淤口三关以南的地区。约当今河北省白洋淀以东的大清河流域以南至河间县一带。
12 . 公南
1.复姓。春秋时卫国有公南牟。见《通志.氏族三》。
13 . 和南
1.佛教语。佛门称稽首﹑敬礼为和南。
14 . 河南
1.指黄河以南地区。具体所指范围广狭有异。 2.秦汉时代称今河套以南地区。 3.省名,别称豫。省会郑州市。
15 . 剑南
1.唐道名。以地区在剑阁之南得名。宋陆游曾留蜀约十年,喜蜀道风土,因题其生平所为诗曰《剑南诗稿》,后人因以"剑南"称之。
16 . 海北天南
形容万里之遥,相距极远。亦形容地区各异。
17 . 海南
1.旧指今海南岛地区。亦泛指南部滨海地区。
18 . 淮南
指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特指安徽的中部。
19 . 华南
指我国南部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
20 . 江南
①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②泛指长江以南。
21 . 峤南
1.指岭南。
22 . 荆南
1.荆州一带。亦泛指南方。 2.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07年高季兴任后梁荆南节度使,924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世称荆南或南平。963年为北宋所灭。
23 . 离南
1.南方。 2.草名。又名通脱木﹐俗称通草。
24 . 马金南
1.马槟榔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马槟榔》。
25 . 林琴南
即“林纾”。
26 . 明烛天南
烛:照耀。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27 . 领南
1.指五岭以南的地区。领,古"岭"字。
28 . 岭南
指南岭以南地区。
29 . 留犊淮南
原指寿春令时苗离开淮南时,将来时带来的黄牛所生的一牛犊留在淮南。后比喻为官清廉。
30 . 面北眉南
指脸面相背,互不理睬。形容相处不合,各不照面。
31 . 幕南
1.漠南。幕,通"漠"。古代泛指蒙古大沙漠以南地区。
32 . 漠南
1.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的地区。
33 . 宁南
1.指明左良玉。左于崇祯十七年封宁南伯,故称。
34 . 奇南
1.见"奇南香"。
35 . 黔南
1.贵州省的别称。贵州本别称"黔",又因位于国土南部,故名。
36 . 塞南
1.边塞以南的地区,指中原。
37 . 塞上江南
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同“塞北江南”。
38 . 塞北江南
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
39 . 社南
1.复姓。
40 . 三淮南
1.汉淮南厉王刘长子安﹑勃﹑赐三人共王淮南故地,故有"三淮南"之称。
41 . 山南
1.古时泛指太华﹑终南两山以南之地。
42 . 邵南
1.即《召南》。《诗》十五国风之一。召在岐山之南,为周初召公奭之封地。
43 . 石南
1.植物名。花供观赏,叶可入药。
44 . 收江南
1.曲牌名。属北曲双调。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用在双调套曲内。明清传奇用此曲时,往往略有变化。
45 . 水南
1.见"水南山人"。
46 . 双南
1."双南金"的略语。
47 . 司南
1.我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 2.比喻行事的准则;正确的指导。 3.司南车的省称。 4.犹司晨。
48 . 图南
1.《庄子.逍遥游》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后以"图南"比喻人的志向远大。
49 . 苏里南
南美洲东北部国家。临大西洋。面积1633万平方千米。人口386万(1994年)。首都帕拉马里博。境内以山地、高原为主,沿海为平原。大部属热带雨林气候。经济以工矿业为主。铝土开采和冶炼为最主要的工业部门。
50 . 天南
1.指岭南。亦泛指南方。
51 . 五南
1.江南﹑湖南﹑岭南﹑海南和云南的合称。泛指南方。
52 . 王亚南
经济学家。湖北黄冈人。1938年与郭大力合译出版马克思《资本论》。建国后,任厦门大学校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全国人大代表。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作有《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等。
53 . 望江南
1.词牌名。原为隋乐曲名。隋炀帝曾制《望江南》八阕。唐用为词调名。初仅单调﹐宋时增双调。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双调加倍。分前后段。另一变体﹐前后段各五句二仄韵二平韵﹐共五十九字。此调异名甚多﹐初名《谢秋娘》﹐传为李德裕悼念亡妓谢秋娘所作。后因白居易有"江南好"及"能不忆江南"句﹐遂名《江南好》或《忆江南》。刘禹锡词有"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句﹐因又名《春去也》。温庭筠词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句﹐遂又名《望江楼》。皇甫松词有"闲梦江南梅熟日"﹐又名《梦江南》﹑《梦江口》。李煜词作《望江梅》﹐丘长春词作《
54 . 西南
一般指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和西藏自治区。
55 . 夏南
1.春秋时陈大夫夏征舒的别名。
56 . 雪北香南
多雪的北方和花木飘香的南方。
57 . 忆江南
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五十四字,都押平声韵。
58 . 雍南
1. 雍州的南部。雍,雍州,现陕西省,甘肃省一带。如: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列子·汤问》。
59 . 虞世南
唐代书法家。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公。世称“虞永兴”。工文辞,编有《北堂书钞》。精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家”。所书外柔内刚,笔致圆融而遒劲。有碑刻《孔子庙堂碑》等存世。
60 . 越南
东南亚国家。在中南半岛东部,临南海。北邻中国。面积3296万平方千米。人口7260万(1994年)。首都河内。境内3/4为山地,红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分居北部和南部。热带季风气候。世界主要稻米出口国之一。工业有冶金、机械、煤炭、纺织等部门。
61 . 征南
1.指晋征南大将军羊祜。 2.指晋杜预。预卒赠征南大将军。
62 . 指通豫南
1. 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豫州,古地名,现在河南省黄河以南。如: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列子·汤问》。
63 . 指南
指南针。比喻正确的指导或依据:人生指南|旅行指南。
64 . 直南
1.正南。
65 . 中南
一般指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五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66 . 周南
1.《诗.国风》之一。后人认为《周南》所收大抵为今陕西﹑河南﹑湖北之交的民歌,颂扬周德化及南方。汉以后被作为诗教的典范。 2.代称周公。因成周以南之地为周公旦的采邑,故称。 3.地名。指成周(今河南洛阳)以南。《韩非子.说林下》:"周南之战,公孙喜死焉。"一说即洛阳。参阅《史记.太史公自序》裴骃集解引徐广注。 4.《史记.太史公自序》:"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后因以"周南"为滞留某地而毫无建树之典。